• [  xiānɡ ɡònɡ  ]
  • ㄒ一ㄤ ㄍㄨㄥˋ
  • XT AM

乡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唐代不经学馆考试而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

⒉  指由州县选送。

⒊  指乡试。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不经学馆考试而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

《新唐书·选举志上》:“唐 制,取士之科,多因 隋 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举。”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统序科第》:“自 武德 辛巳岁四月一日,敕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於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斯我 唐 贡士之始也。”

⒉  指由州县选送。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缘今年举期已近,伏请去上都五百里内,特许非时收补;其五百里外,且任乡贡。”
《新唐书·锺传传》:“广明 后,州县不乡贡,惟 传 岁荐士,行乡饮酒礼。”

⒊  指乡试。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黄希声》:“黄鐸 字 希声,永乐 中乡贡举人。”
清 方文 《送姚彦昭还里兼怀陈二如都下》诗:“才高转不得科第,同时乡贡良可哀。”

国语辞典

⒈  唐代由州县选举而贡于朝廷的士人。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

乡贡(xiang gong)同音词

  • 1、相工[xiànɡ ɡōnɡ ]

    1.旧指以相术供职或为业的人。

  • 2、相公[xiànɡ ɡonɡ ]

    1.旧时对宰相的敬称。 2.泛称官吏。 3.旧时妇女对丈夫的敬称。 4.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后多指秀才。 5.旧时对男子的敬称。 6.对学徒的戏称。 7.旧时指京津等地戏院中饰小旦的男演员。 8.指男妓。参见"相公堂子"。

  • 3、相公[xiànɡ ɡonɡ ]

    ①称丞相: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②尊称男子:他是江湖名士,称他柳相公才是|相公哪里人氏|原来是一位读书的相公。 ③旧时妇女称丈夫:相公,生辰纲几时起程?

  • 4、相共[xiānɡ ɡònɡ ]

    1.共同,一道。

  • 5、乡公[xiānɡ ɡōnɡ ]

    1.爵号名。

  • 6、香弓[xiānɡ ɡōnɡ ]

    1.弓足的美称。借指女子。

  • 7、香公[xiānɡ ɡōnɡ ]

    1.寺院里照管香火杂务的人。

  • 8、香供[xiānɡ ɡònɡ ]

    1.香和供品。

  • 9、象恭[xiànɡ ɡōnɡ ]

    1.犹言貌似恭敬。后多以喻巨奸大恶。

  • 10、象龚[xiànɡ ɡōnɡ ]

    1.貌似恭敬。比喻奸邪。

乡贡词语接龙

  • 1、1.即贡茶。
  • 2、1.朝贡的表文。
  • 3、1.指参加会试的士子。
  • 4、1.犹贡船。
  • 5、1. 柬埔寨南部的海港,位于金边西南方约120公里,人口1.5万(1971),为胡椒种植中心。
  • 6、1.主持贡举的部门。唐开元年间始,贡举皆由礼部主持,故亦指礼部。
  • 7、1.充作贡品的茶叶。
  • 8、1.举荐。亦指所举荐之士。
  • 9、1.贡﹑彻分别为夏周的田税制度,后因以"贡彻"指赋税。
  • 10、1.进贡宝物。
  • 11、1.表达真诚之心。
  • 12、1.进贡方物的船只。
  • 13、1.纳贡与赏赐。 2.犹进贡。
  • 14、1.进贡物品的清单。
  • 15、1.进贡所经的道路。
  • 16、一种纹路像缎子的棉织品,光滑,有亮光,多用做被面。
  • 17、1.贡赋之法。
  • 18、1.盛贡品的竹筐。棐,通"篚"。
  • 19、1.《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颖达疏:"篚是入贡之时盛在于篚。"后因用"贡篚"指进贡,贡献。 2.指贡物﹑贡品。
  • 20、1.溃乱,惑乱。
  • 21、向朝廷或上级贡献物品;进贡。
  • 22、1.贡献服饰。语本《汉书.元帝纪》"齐三服官"颜师古注引李斐曰:"齐国旧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帻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 23、1.土贡和赋税。
  • 24、1.佛教语。骄傲自大。

乡贡的相关查询

乡贡的意思解释、乡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