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uì ɡōnɡ  ]
  • ㄍㄨㄟˋ ㄍㄨㄥ
  • SFF PK

桂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宫名。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⒉  宫名。南朝陈后主为宠妃张丽华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境内。

⒊  指月宫。

⒋  指皇宫,朝廷。

引证解释

⒈  宫名。 汉武帝 太初 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北。

汉 班固 《西都赋》:“自 未央 而连 桂宫,北弥 明光 而亘 长乐。”
《太平广记》卷四〇三引 晋 王嘉 《拾遗记》:“武帝 为七寳床、杂寳按、屏风、杂寳帐,设於 桂宫,时人谓之‘四寳宫’。”

⒉  宫名。 南朝 陈后主 为宠妃 张丽华 建。故址在今 南京市 境内。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桂宫》:“陈后主 为 张贵妃 丽华 造 桂宫 於 光昭殿 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无他物,惟植一桂树。”

⒊  指月宫。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桂宫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生白露。”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恰纔奉 姮娥 口勑亲传点,请娘娘到桂宫中花下消炎。”

⒋  指皇宫,朝廷。

唐 张籍 《杂曲歌辞·少年行》:“遥闻虏到 平陵 下,不待詔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国语辞典

⒈  月宫。

南朝梁·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诗:「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⒉  皇宫。

唐·张籍〈少年行〉:「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 封侯起第一日中。」

⒊  汉武帝时所建造的宫殿。原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县西北。

桂宫(gui gong)同音词

  • 1、鬼工[ɡuǐ ɡōnɡ ]

    1.谓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工所能为者。

  • 2、贵公[ɡuì ɡōnɡ ]

    1.王公贵人。 2.对居上公贵位者的尊称。 3.特指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

  • 3、贵功[ɡuì ɡōnɡ ]

    1.指有功于国的贵臣。

  • 4、贵宫[ɡuì ɡōnɡ ]

    1.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宫室。

  • 5、贵躬[ɡuì ɡōnɡ ]

    1.指王公贵人。

  • 6、鬼功[ɡuǐ ɡōnɡ ]

    1.同"鬼工"。 2.指掌握精妙高超的工艺者。

  • 7、归公[ɡuī ɡōnɡ ]

    交给公家:一切缴获要~。

  • 8、归功[ɡuī ɡōnɡ ]

    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优异成绩的取得~于老师的辛勤教导。

  • 9、珪珙[ɡuī ɡǒnɡ ]

    1.泛指美玉。

桂宫词语接龙

  • 1、1.帝王宫苑中的池沼。
  • 2、1.一种平纹的绸子。
  • 3、1.帝王宫中的厨房。借指宫人所用之膳食。
  • 4、1.供帝王享用的物资储备。 2.皇太子。
  • 5、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代诗人王建作有《宫词》百首,开创以“宫词”作诗题。唐、五代常有这类作品,历代创作《宫词》的诗人也很多。
  • 6、1.官名。宫观使。
  • 7、八角或六角形的灯,每面糊绢或镶玻璃,并画有彩色图画,下面悬挂流苏。原为宫廷使用,因此得名。
  • 8、1.指宫中。
  • 9、1.宫漏的水滴。借以表示时间。
  • 10、1.宫中用的花形金质首饰。借指宫女。
  • 11、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 12、1.制作精美的竹席。
  • 13、1.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也称暖耳,耳衣。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故称"宫貂"。
  • 14、中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后来宫调的数目逐渐减少。元代杂剧,一般只用五个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这是后世所谓九宫。
  • 15、1.保卫王宫的兵士。
  • 16、1.即天枢星。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
  • 17、1.太子詹事的别称。
  • 18、宫女。
  • 19、1.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
  • 20、1.犹皇恩。
  • 21、1.即宫刑。
  • 22、1.帝王宫中的法规。
  • 23、1.指太子的官署。古代称太子的住所为青宫或东宫,太子的官属为春坊。 2.指太子。 3.指宫廷作坊,专门生产供应宫廷使用的各种物品,其中也有专管织造的作坊。
  • 24、1.宫廷房舍。 2.借指后妃。

桂宫的相关查询

桂宫的意思解释、桂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