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è dài  ]
  • ㄐ一ㄝˋ ㄉㄞˋ
  • WAJ WAYM
  • 动词

借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借进贷出。

borrow or lend money; debit and credit sides;

引证解释

⒈  向人借用钱物。

《晋书·王衍传》:“父卒于 北平,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捨之。”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三:“弟亦搜括家貲,并借贷,仅得银五百两,通公所给,是千金而已。”
巴金 《利娜》上:“他没有这笔钱,因此只得向押款银行借贷。”

⒉  将钱物借给他人。

宋 叶适 《故昭庆军承宣使崇国赵公行状》:“民业耕者,田主借贷之。”
《金史·熙宗纪》:“﹝ 皇统 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飢民酬赏格。”

国语辞典

⒈  向人借用财物。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诗:「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六老此时为这儿子面上,家事已弄得七八了。没奈何要儿子成就,情愿借贷延师,又重币延请一个饱学秀才,与他引导。」

⒉  将财物借给他人。

《金史·卷四·熙宗本纪》:「皇统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饥民酬赏格。」

⒊  簿记或资产表上的借方与贷方。

借贷(jie dai)同音词

  • 1、解带[jiě dài ]

    1.谓出仕。语出《后汉书·周盘传》:"居贫养母,俭薄不充。尝诵《诗》至《汝坟》之卒章,慨然而叹,乃解韦带,就孝廉之举。"李贤注:"以韦皮为带,未仕之服也。求仕则服革带,故解之。" 2.解开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

  • 2、解殆[jiě dài ]

    1.见"解怠"。

  • 3、接待[jiē dài ]

    招待:~室ㄧ~来宾。

  • 4、借代[jiè dài ]

    修辞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 ’就是代替‘少先队员’。

  • 5、借貣[jiè dài ]

    1.谓监守者将自己保管的官物非法送人。

借贷词语接龙

  • 1、1.借贷本钱。
  • 2、1.借贷和偿还。
  • 3、1.借贷,放债。
  • 4、1.枉法宽免。
  • 5、1.簿记帐户的右方所记支出项的栏目。与"借方"对称。
  • 6、1.金融机构把钱借给客户。
  • 7、1.借贷赊欠。
  • 8、1.借贷。
  • 9、1.宽宥减罪。
  • 10、1.借贷;借债。 2.宽恕。
  • 11、1.赈济,救助。
  • 12、1.甲国借钱给乙国;银行等机构借钱给需要用钱的部门或个人。一般规定利息,定期偿还。 2.甲国贷给乙国的款项;银行等机构贷给需要用钱的部门或个人的款项。
  • 13、1.犹差别。贷,通"忒"。
  • 14、1.放贷或出卖。
  • 15、1.谓免于死罪。
  • 16、1.借债。
  • 17、1.谓宽免保全。
  • 18、1.债券。
  • 19、1.赈贷,周济。
  • 20、1.谓向商人借贷。
  • 21、1.借贷,赊欠。
  • 22、1.见"贷舍"。
  • 23、1.施舍。
  • 24、1.借贷赊欠。

借贷的相关查询

借贷的意思解释、借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