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uī yì  ]
  • ㄓㄨㄟ 一ˋ
  • TNP NNN
  • 动词

追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回忆往事。

追忆欢乐的少年生活。

recollect; look back; recall;

引证解释

⒈  回忆;回想。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南史·蔡景历传》:“及 吴明彻 败,帝追忆 景歷 前言,即日追还,以为征南 鄱阳王 諮议。”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茅盾 《有志者》:“过去的追忆,似乎毕竟也还甜蜜。”

国语辞典

⒈  回忆。

唐·李商隐〈锦瑟〉诗:「此情可待成追忆,祇是当时已惘然。」

回想 追念 追想 追思 追溯

追忆(zhui yi)同音词

  • 1、赘衣[zhuì yī ]

    1.犹缀衣。周代主掌衣服之官,天子近臣。

  • 2、坠遗[zhuì yí ]

    1.犹坠绪。

  • 3、坠逸[zhuì yì ]

    1.失落;散失。

  • 4、缀衣[zhuì yī ]

    1.帐幄。古君王临终所用。 2.借指帝王临终之际。 3.周代官名。掌管衣服,为天子近臣。

  • 5、缀意[zhuì yì ]

    1.犹属意。

  • 6、追议[zhuī yì ]

    1.事后评议。

  • 7、椎移[zhuī yí ]

    1.夏桀之臣。

追忆词语接龙

  • 1、1.记忆。
  • 2、1.回想。
  • 3、1.抑逼,强逼。
  • 4、1.比喻想念友人。
  • 5、1.臆度;揣测。
  • 6、1.记忆。宋梅尧臣有诗,题为"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于峻极院赋诗,及觉,犹能忆记。俄而仆夫自洛来,云永叔诸君陪希深祠岳,因足成短韵。"
  • 7、诗歌。闻一多作。1922年发表。通过描绘各种菊花的姿态、色泽之美,赞美如花的祖国。全诗以物寓情,移情于物,强烈地表达了身处异国的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 8、1.犹忆莼鲈。
  • 9、1.怀念依恋。
  • 10、1.犹忆莼鲈。
  • 11、1.记忆。 2.回忆。 3.思念。 4.纪念。
  • 12、秦娥词篇名。相传为唐代李白作。写伤心离别,清秋寂寥,引发出深沉的历史感慨。末二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气象雄浑,使本词超越了普通的愁恨离别之作。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同被后人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 13、王孙1.词牌名。唐孙棨《北里志》谓天水光远以诗题杨莱儿室,有"萋萋芳草忆王孙"句。宋秦观《忆王孙》词,全用其句,因以为名。又名《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蛾眉》﹑《阑干万里心》﹑《怨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亦有双调,五十四字,仄韵,见《复雅歌词》。参阅《词谱》卷二。 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北曲仙吕宫又有《一半儿》,与此曲相仿,仅末句改七字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参见"一半儿"。
  • 14、莼菜1.犹忆莼鲈。
  • 15、莼羹1.犹忆莼鲈。
  • 16、莼鲈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荪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晋书.文苑传.张翰》作"乃思吴中菇菜﹑莼羹﹑鲈鱼脍"。莼,同"莼"。后以"忆莼鲈"喻思乡或归隐之念。
  • 17、黄犬1.秦丞相李斯受赵高陷害,被腰斩于咸阳,临刑时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见《史记.李斯列传》。后用为大臣受陷害被处死的典故。
  • 18、江南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都押平声韵。
  • 19、酒垆1.晋王戎曾与嵇康﹑阮籍同饮于黄公的酒店。嵇阮被杀后,王再过黄公酒店,思念亡友,深感孤凄。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后用为悼念亡友的典故。
  • 20、鲈鱼1.犹忆莼鲈。
  • 21、秦娥①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有二体。一体押平声韵,另一体押仄声韵。押仄声韵的多用入声韵,上下片各有一叠韵。 ②曲牌名。属商调,南北曲都有。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前半阕相同,也有与词牌全阕都相同的。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作小令。
  • 22、昔抚今回忆昔日,看看今天。
  • 23、鹤华亭1.晋陆机,华亭人,遭谗被杀,临刑前慨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晋书.陆机传》。后用为被杀害前怀念家乡的典故。
  • 24、苦思甜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追忆的相关查询

追忆的意思解释、追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