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ì cǎi  ]
  • ㄅ一ˋ ㄘㄞˇ
  • NKUY ES

璧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璧彩”。

⒉  比喻月光,月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璧彩”。比喻月光,月色。

唐 骆宾王 《秋夜送阎五还润州序》:“于时璧彩澄空,漏轻光於云叶;珪阴散迥,摇碎影於风梧。”
唐 李商隐 《赋得月照冰池》:“金波双激射,璧采两参差。”
明 李东阳 《山水图为曰会中书题送体斋先生》诗:“书声出谷秋籟鸣,璧彩穿林夜光漏。”

璧采(bi cai)同音词

  • 1、币财[bì cái ]

    1.礼物,财货。

  • 2、璧彩[bì cǎi ]

    1.见"璧采"。

  • 3、比才[bǐ cái ]

    (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八岁获罗马大奖,赴罗马进修三年。1872年为都德的戏剧《阿莱城姑娘》配乐,形成独特风格。所作歌剧《卡门》,采用分节歌和通俗的歌舞形式。还作有歌剧《采珍珠者》以及《c大调第一交响曲》等。

  • 4、笔才[bǐ cái ]

    1.文才﹐写作才能。

  • 5、笔材[bǐ cái ]

    1.指制笔材料。

  • 6、笔采[bǐ cǎi ]

    1.见"笔彩"。

  • 7、笔彩[bǐ cǎi ]

    1.亦作"笔采"。 2.谓文笔辞采。 3.指图画的光华色彩。

璧采词语接龙

  • 1、1. 采集种子。
  • 2、1.入水取珠。
  • 3、1.见"采掇"。
  • 4、1.砍伐。
  • 5、1.犹雕琢。
  • 6、1.选拔。
  • 7、1.彩色丝带。
  • 8、1.仿效。
  • 9、①摘取: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②选录:刘义庆氏采撷汉晋以来理言遗事,论次为书。
  • 10、1.有褶的彩色丝织品;彩结。
  • 11、1. 采访写作。如:新华社记者采写时,他仔细研究过这篇报道,可此刻,他还是一字不漏地听完这篇广播。
  • 12、1.砍柴。
  • 13、相信(某种事实)并用来作为处置的依据:被告的陈述证据不足。法庭不 ~。
  • 14、1.指彩色绣品。喻华美。
  • 15、1.收获储藏。
  • 16、1.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似后来的选官图﹑升官图。
  • 17、1.彩色线。綖,同"线"。
  • 18、1. 从大量同类实物中抽取一部分做样品。如:三个月来,食品采样检查,卫生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 19、1.见"采药"。
  • 20、1.指彩色之衣。亦指未冠者之服。
  • 21、1.犹言摘取收割。
  • 22、1.指古代卿大夫的封邑。
  • 23、又称“采地”。封建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臣属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受到这种赏赐的人必须效忠君主,并承担进贡和在战时提供兵员的义务;对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初为终身占有,后变为世袭。中国盛行于周朝,西欧于中世纪实行。
  • 24、1.选择汲取。

璧采的相关查询

璧采的意思解释、璧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