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uè fú  ]
  • ㄩㄝˋ ㄈㄨˊ
  • FHA XXJ

越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天地社稷的典礼。绋,柩车之绳。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天地社稷的典礼。绋,柩车之绳。

《礼记·王制》:“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紼而行事。”
郑玄 注:“越,犹躐也。紼,輴车索。”
孔颖达 疏:“未葬之前,属紼於輴,以备火灾。今既祭天地社稷,须越躐此紼而往祭之,故云‘越紼’。云‘紼,輴车索’者,以停住之时,指其绳体则谓之紼,若在涂人挽而行之,则谓之引。”
《后汉书·礼仪志上》:“大丧,唯天郊越紼而斋。”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八年》:“如有不虞,虽越紼无嫌。”

越绋(yue fu)同音词

  • 1、乐府[yuè fǔ ]

    1.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起于汉代。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武帝时定郊祀礼,始立乐府,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乐府之名始此。参阅《汉书·礼乐志》。 2.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郭茂倩搜辑汉魏以迄唐﹑五代合乐或不合乐以及摹拟之作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 2、乐府[yuè fǔ ]

    ①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官署。始建于秦。汉武帝时规模扩大,除掌宫廷音乐外,兼采集民间音乐。 ②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世将魏晋至唐代可入乐的诗歌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所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为乐府。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可以歌唱,有时也称乐府。

  • 3、岳父[yuè fu ]

    1.妻子的父亲。

  • 4、月府[yuè fǔ ]

    1.即月宫。

  • 5、月斧[yuè fǔ ]

    1.修月之斧。神话传说﹐月由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故有此称。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 2.比喻尽文章能事。 3.斧名。刃口呈偃月形﹐故名。

  • 6、悦伏[yuè fú ]

    1.见"悦服"。

  • 7、悦服[yuè fú ]

    心悦诚服:百姓悦服|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

  • 8、悦附[yuè fù ]

    1.乐于归附。

  • 9、钺斧[yuè fǔ ]

    1.圆刃大斧。

越绋词语接龙

  • 1、1.见"绋絻"。
  • 2、1.挽歌。绋,通"綍"。
  • 3、1.亦作"绋冕"。 2.古代礼服。也借指高官显位。绋,通"芾"。
  • 4、1.绳索和带子。多指挽船﹑系船所用。
  • 5、偪隘1.狭窄。
  • 6、偪剥1.象声词。
  • 7、偪促1.逼迫催促。
  • 8、偪介1.迫近;靠近。《左传.昭公二十年》:"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杨伯峻注:"此谓迫近国都之关卡。"一说"偪介"为"偪尔"之形误。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偪介之关"。
  • 9、偪近1.接近;迫近。
  • 10、偪勒1.犹勒索。
  • 11、偪壤1.谓领土靠近。
  • 12、偪塞1.拥塞;滞塞。
  • 13、偪束1.逼迫约束。
  • 14、偪下1.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 15、偪拶1.压迫。
  • 16、偪仄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5.匆迫;短暂。 6.窘迫。
  • 17、偪窄1.狭隘,不宽敞。
  • 18、偪真1.逼真,极为相似。
  • 19、韛囊1.古代鼓风皮囊。
  • 20、趺跏1.双足交叠而坐。
  • 21、趺架1.放置物件的座架。
  • 22、趺居1.踞坐;趺坐。
  • 23、趺莲1.即莲座。佛教徒打坐修行的座子四周缀有莲花,故名。借指修行。
  • 24、趺逝1.称佛教徒去世。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

越绋的相关查询

越绋的意思解释、越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