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ī fēnɡ  ]
  • ㄑ一 ㄈㄥ
  • UGVV WR

凄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寒风。

⒉  西南风。

引证解释

⒈  寒风。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 注:“凄,寒也。”
凄,一本作“凄”。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烈烈冬日,肃肃凄风。”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一:“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明 何景明 《秋思赋》:“浩霖雨之泥途兮,凄风举而飘扬。”

⒉  西南风。一说,凉风。

《吕氏春秋·有始》:“西南曰凄风。”
凄,一本作“凄”。 高诱 注:“一曰凉风。”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凄风夏起素云回,车怠马烦客忘归。”
1. 寒风。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 注:“凄,寒也。”
《后汉书·寇荣传》:“臣奔走以来,三离寒暑,阴阳易位,当煖反寒,春常凄风,夏降霜雹,又连年大风,折拔树木。”
唐 柳宗元 《笼鹰词》:“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⒊  西南风。

《吕氏春秋·有始》:“西南曰凄风。”

国语辞典

⒈  寒风。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晋·陆云〈岁暮赋〉:「气萧索而 伤心,凄风怆其鸣条兮。」

⒉  西南风。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西南曰凄风。」

凄风(qi feng)同音词

  • 1、脐风[qí fēnɡ ]

    1.中医指初生婴儿的破伤风。多由接生时用未经消毒的器具切断脐带﹐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发病多在出生后四到六天﹐故也称"四六风"。有的地区以其发病在一周之内﹐称"七日风"。

  • 2、畦封[qí fēnɡ ]

    1.界限。引申为约束。

  • 3、启封[qǐ fēnɡ ]

    1.开拆封闭物。 2.特指将查封房屋﹑器物的封条拆去。 3.古代天子把土地分封给宗亲或有功的大臣。

  • 4、齐锋[qí fēnɡ ]

    1.把锋芒同时指向某一方向。

  • 5、奇锋[qí fēnɡ ]

    1.奇袭敌军的先锋部队。 2.极其锐利的锋刃。 3.犹奇笔。

  • 6、骑缝[qí fénɡ ]

    两纸的交接处:骑缝章|骑缝印|在骑缝处写了几个字。

  • 7、骑凤[qí fènɡ ]

    1.指弄玉﹑箫史乘凤事。传说春秋时秦有箫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慕之,穆公遂以女妻之。史教玉吹箫作凤凰声,后凤凰飞止其家,夫妻俱乘凤凰飞去。见汉刘向《列仙传》。

  • 8、起风[qǐ fēnɡ ]

    1.生风;刮风。 2.比喻生事,无中生有。

  • 9、起凤[qǐ fènɡ ]

    1.凤凰展翅高飞。比喻事物的绚丽和景象的壮观。

凄风词语接龙

  • 1、1.指禽鸟的羽翼。
  • 2、1.乘风行驶的游船。
  • 3、1.指风。
  • 4、1.纳凉用的床榻。
  • 5、1.古人以为某些鸟类可不直接交配而怀胎。
  • 6、1.指敞露透风的台榭。
  • 7、1.犹风姿。
  • 8、瘫痪①的通称。也作疯瘫。
  • 9、1.古时祭风用的坛。
  • 10、1.风浪。 2.比喻艰险的遭遇。 3.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 11、1.谓风狂暴。
  • 12、1.风格。 2.风的本体﹑实质。
  • 13、1.传说中的草名。 2.风中的枝条。
  • 14、1.即铁马。悬挂在檐下的铁片,风吹时撞击有声。
  • 15、1.收集﹑听取。 2.由传闻而得知的消息。
  • 16、1.亭子。
  • 17、1.指庭院。
  • 18、1.狂风和暴雷。 2.比喻威势。
  • 19、1.指快艇。
  • 20、①比喻形势的发展方向或与个人有利害关系的情势 :避避~ㄧ看~办事。 ②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含贬义):出~ㄧ~十足。
  • 21、1.谓充分透现出来。 2.风充分透入。
  • 22、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土地、山川、气候、物产等)和风俗、习惯的总称:~人情 。
  • 23、1.谓风卷物成团状。 2.比喻锋利。 3.比喻速度快。
  • 24、1.《庄子.逍遥游》:"﹝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风抟"比喻仕途腾达。

凄风的相关查询

凄风的意思解释、凄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