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ōnɡ ɡěnɡ  ]
  • ㄓㄨㄥ ㄍㄥˇ
  • KHN QGGR

忠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忠梗”。

⒉  忠诚耿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忠梗”。忠诚耿直。

《世说新语·规箴》“孙皓 问丞相 陆凯”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逊 族子忠鯁有大节,篤志好学。”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颠沉在须臾,忠鯁谁復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居易 累以忠鯁遭摈,乃放纵诗酒。”
《三侠五义》第二三回:“因 刘洪义 是个年老之人,而且为人忠梗。”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让国御前会议日记》:“升吉甫 忠梗可恃。”

国语辞典

⒈  忠直敢言。

唐·独孤及〈直谏表〉:「此忠鲠之士所以窃叹,而臣亦耻之。」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颠沉在须臾,忠鲠谁复谅?」

忠鲠(zhong geng)同音词

  • 1、忠耿[zhōnɡ ɡěnɡ ]

    1.忠诚正直。

  • 2、忠梗[zhōnɡ ɡěnɡ ]

    1.见"忠鲠"。

  • 3、中更[zhōnɡ ɡènɡ ]

    1.爵位名。秦立爵二十级,汉沿袭之。中更为第十三级。 2.中途变更;中间经历。

  • 4、中耕[zhōnɡ ɡēnɡ ]

    1.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锄草﹑松土,叫做"中耕"。中耕可使土壤表层疏松,防止水分蒸发,使空气流通,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的分解,消灭杂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 5、中梗[zhōnɡ ɡěnɡ ]

    1.中途阻梗。 2.从中作梗。

  • 6、中鲠[zhōnɡ ɡěnɡ ]

    1.中途阻塞。 2.从中阻挠。

忠鲠词语接龙

  • 1、1.语本《国语.晋语六》:"除鲠而避强,不可谓刑。"韦昭注:"鲠,害也。"后以"鲠避"谓避害。
  • 2、1.念结于心而怅然不已。
  • 3、1.刚直的言辞。
  • 4、1.刚直敢言。
  • 5、1.谓心中不平,充满义愤。
  • 6、1.谓刚直有力的辅佐者。
  • 7、1.直言抗争貌。
  • 8、1.指刚正不阿的品质。
  • 9、1.刚直坚定。
  • 10、1.刚直急躁。
  • 11、1.谓直率地揭露﹑指责过失而无所顾忌。
  • 12、1.正直耿介。
  • 13、1.哽咽思恋。鲠,通"哽"。
  • 14、1.谅直,刚直诚实。
  • 15、1.刚正信实。
  • 16、1.犹刚烈。
  • 17、1.哽咽悲伤,心肝摧裂。
  • 18、1.刚直的言论。 2.刚直地发表言论。
  • 19、1.鲠直朴实。
  • 20、1.刚直不阿的精神气度。
  • 21、1.刚直严正。
  • 22、1.刚正率直。
  • 23、1.哽咽气塞。鲠,通"哽"。 2.阻塞。
  • 24、1.阻滞。

忠鲠的相关查询

忠鲠的意思解释、忠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