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n dù  ]
  • ㄐ一ㄣ ㄉㄨˋ
  • IVGH IO

津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渡口。

⒉  渡河。

引证解释

⒈  渡口。

《汉书·赵充国传》:“有詔将八校尉与驍骑都尉、 金城 太守合疏捕山间虏,通转道津渡。”
唐 贾岛 《送李馀及第归蜀》诗:“津渡逢清夜,途程尽翠微。”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三:“﹝ 蒙 汉 贵族﹞还专派官员在 黄河、淮河、长江 的关卡津渡检查,凡 汉 民没有通行公文的,一律不许通过。”

⒉  渡河。

《三国志·魏志·贾逵传》:“从至 黎阳,津渡者乱行, 逵 斩之,乃整。”

国语辞典

⒈  渡口。

《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有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合疏捕山间虏,通转道津渡。」
唐·孟浩然〈夜泊宣城界〉诗:「湖平津渡阔,风止客帆收。」

⒉  渡河。

《三国志·卷一五·魏书·贾逵传》:「从至黎阳,津渡者乱行,逵斩之,乃整。」

津渡(jin du)同音词

  • 1、襟度[jīn dù ]

    借喻胸襟和气度:襟度豁达。

  • 2、筋度[jīn dù ]

    1.中医古诊法"五度"(或称"十度")之一。即衡量﹑测度筋的阴阳虚实。

  • 3、禁毒[jìn dú ]

    禁止吸食、贩卖和制造毒品:开展一统一行动。

  • 4、浸蠹[jìn dù ]

    1.指侵蚀或损耗国家财富。

  • 5、金椟[jīn dú ]

    1.外面用金绳捆束的木柜。

  • 6、金犊[jīn dú ]

    1.牛犊的美称。

  • 7、谨独[jǐn dú ]

    1.犹慎独。谓在独处时谨慎不苟。

  • 8、谨笃[jǐn dǔ ]

    1.谨慎笃实。

  • 9、谨度[jǐn dù ]

    1.慎行礼法﹔严守礼法。

  • 10、矜独[jīn dú ]

    1.犹慎独。谓个人独处时﹐尤须谨慎不苟。

津渡词语接龙

  • 1、1.犹超度。
  • 2、1.释杯渡(亦作杯度),晋宋时僧人,不知姓名。相传其常乘一木杯渡河,因号曰杯渡。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杯渡》。后以"渡杯"泛指僧人云游所携之物。
  • 3、跨越山谷、道路、水道的桥梁式水槽,两端与渠道相接。
  • 4、1. 渡口。
  • 5、载运行人、货物、车辆等横渡江河、湖泊、海峡的船。
  • 6、1. 从事于摆渡工作的人。
  • 7、1.度过灾荒日子。
  • 8、1.渡水;过河。
  • 9、1.乘船渡江河的人。
  • 10、有船或筏子摆渡的地方。
  • 11、载运行人、货物、车辆等横渡江河、湖泊、海峡的轮船。
  • 12、1. 临时架在河上供通行的桥。如:架设渡桥。
  • 13、1.徒步过水。
  • 14、1.济世,救助世人。
  • 15、渡口。
  • 16、1.谓引导人离俗出家。
  • 17、1.犹超越,超脱。
  • 18、1.方言。摆渡的船夫。
  • 19、1.摆渡的船夫。
  • 20、江楫1.《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
  • 21、江曲1.借指《桃叶歌》。相传该歌为晋王献之于秦淮河畔歌送其妾桃叶时作,其词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引《古今乐录》。
  • 22、河香象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 23、江亡楫亡:同“无”;楫:船桨。过江时船上没有桨。比喻没有准备,没有必要的凭借。
  • 24、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次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军区部队共约百万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下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战线上,兵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随后解放军占领武汉、南昌,攻克上海。至6月1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四十三万余人,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津渡的相关查询

津渡的意思解释、津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