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ì tì  ]
  • ㄊ一ˋ 一ˊ
  • IUXT IGXW

涕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眼泪和鼻涕。

⒉  涕泪俱下;哭泣。

引证解释

⒈  眼泪和鼻涕。

《礼记·檀弓上》:“将军 文子 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弔。主人深衣练冠,待於庙,垂涕洟。”
陆德明 释文:“自目曰涕,自鼻曰洟。”
汉 马融 《长笛赋》:“僬眇睢维,涕洟流漫。”
唐 孟郊 《秋怀》诗:“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秋罗 导女潜出,相持呜咽,各有涕洟。”
章炳麟 《訄书·商鞅》:“而世之仁人流涕洟以忧天下者,猥以法家与刀笔吏同类而丑娸之。”

⒉  涕泪俱下;哭泣。

《易·萃》:“齎咨涕洟,无咎。”
高亨 注:“咨借为资……齎资涕洟,弔他人之丧之象也。”
唐 陆龟蒙 《田舍赋》:“今则阳亢而骄,苗渴而萎,十穗百粒,穫夫涕洟。”
宋 王安石 《祭周几道文》:“孰知君子,赴我称孤?发封涕洟,举屋惊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香玉》:“﹝ 黄生 ﹞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

国语辞典

⒈  鼻涕和眼泪。清·夏敬观〈八声甘州·听愁霖一阵打窗来〉词:「江拥涕洟入海,楚梦总无边。谁管汤汤水?渐蹴吴天。」也作「涕泗」。

《礼记·檀弓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

涕洟(ti ti)同音词

  • 1、髢髢[tì tì ]

    1.方言。假发,假髻。

  • 2、姼姼[tí tí ]

    1.美好貌。 2.劳苦多事之貌。

  • 3、倜倜[tì tì ]

    1.远貌。

  • 4、提提[tí tí ]

    1.安舒貌。 2.显着,明显。

  • 5、媞媞[tí tí ]

    1.美好。 2.安乐貌。

  • 6、洟涕[tì tì ]

    1.哭泣。

  • 7、涕涕[tì tì ]

    1.泪流貌。

  • 8、悐悐[tì tì ]

    1.忧惧貌。

  • 9、惕惕[tì tì ]

    1.忧劳。 2.戒惧。

涕洟词语接龙

  • 1、1.哭泣。
  • 2、俶建1.建造;建立。
  • 3、俶灵1.天赋的聪明才智。
  • 4、俶乱1.诡奇杂乱。
  • 5、俶落1.始,开始。
  • 6、俶奇1.奇异。
  • 7、俶迁1.始迁。
  • 8、俶扰1.开始扰乱。 2.骚扰;扰乱。 3.动乱。
  • 9、俶倘1.见"俶傥"。
  • 10、俶傥1.亦作"俶倘"。 2.卓异不凡。 3.豪爽洒脱。
  • 11、俶献1.古代把应时珍美新物献给国君,称俶献。
  • 12、俶载1.始事,开始从事某种工作。《诗.大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朱熹集传:"取其利耜而始事于南亩,既耕而播之。"后以"俶载"指农事伊始。
  • 13、俶辰1.良辰。
  • 14、俶诡1.奇异。
  • 15、俶祜1.初受上天福佑。
  • 16、髢髢1.方言。假发,假髻。
  • 17、弚靡1.弟靡。
  • 18、弚佗1.见"弟佗"。
  • 19、姼姼1.美好貌。 2.劳苦多事之貌。
  • 20、虒台1.指春秋时晋之虒祁宫。
  • 21、题补1.旧谓官场出缺,奏请补授。
  • 22、题捕1.犹缉捕。
  • 23、题材文艺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和现象。由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有时也指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如“战争题材”、“工业题材”等。
  • 24、题参1.亦作"题參"。 2.上本参奏。犹弹劾。 3.谓以题本上奏。

涕洟的相关查询

涕洟的意思解释、涕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