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uò tóu  ]
  • ㄍㄨㄛˋ ㄊㄡˊ
  • FP UD
  • 形容词

过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过分。

做得过头了。

overdo;

⒉  超过限度。

老张向来谨慎,不说过头话,不办过头事。

go beyond the limit;

引证解释

⒈  超过;出头。

明 冯梦龙 《风流梦·二友言怀》:“所恨我自小孤单,生事微渺,喜得成人长大,二十过头,赋性聪明。”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再表公子 刘天祐 自从生育,日往月来,又早周岁过头。”

⒉  过分;超过限度。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此时 桂娘子 在旁,逐句逐句听着。口虽不説出来,纔晓得昨夜许他五花官誥做夫人,是有来歷的,不是过头説话。”
王古鲁 注:“吴 语,即‘过分。’”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要走过去与他争论一番,只是当初的话,太説过头了。”
蒋子龙 《拜年》:“他在心里也暗骂 胡万通 是个废物蛋,老实过头了。”

国语辞典

⒈  超过标准或限度之外。

《醒世恒言·卷三〇·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万一败露,已是享用过头,便吃刀吃剐,亦所甘心。」

过头(guo tou)同音词

  • 1、锅头[ɡuō tóu ]

    1.工头的一种。 2.锅灶。

  • 2、裹头[ɡuǒ tóu ]

    1.裹扎头巾;包头。 2.犹加冠。古时男子成丁则裹头巾。 3.指出行者携带的钱财。 4.堤防溃决,当决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目的在保护堤头,以防决口被水流继续冲宽,等待洪水退落以后再进行堵口工程。

过头词语接龙

  • 1、1.指第一次摘取的春茶。
  • 2、1.方言。上一届。
  • 3、1.指乡试或会试的第一场考试。也称首场﹑初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各分三场﹐中选的关键在第一场。
  • 4、1.犹言第一名。
  • 5、1.初制未搀水的醋,味极酸。
  • 6、1.方言。尺寸。 2.方言。指合适的人。 3.方言。指实际情况。 4.方言。比喻身分﹑地位等。 5.指银行﹑钱庄等所拥有的款项。 6.指银根。如银根松也说头寸松﹐银根紧也说头寸紧。
  • 7、1.见"头答"。
  • 8、1.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
  • 9、1.亦作"头搭"。 2.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
  • 10、1.方言。头昏脑胀。形容事情为难或令人讨厌﹑害怕。 2.比喻有头面﹑有势力﹑有胆量。
  • 11、1.及至;等到。
  • 12、1.等级最高的。 2.指等级最高的车厢或舱房。
  • 13、1.对头;对手。
  • 14、1.底细。
  • 15、1.对头;对手。
  • 16、1.指高出别人的地位。
  • 17、1.头的最上部。 2.指物体的最上方。 3.指头的上方﹑同人处于基本垂直位置的高空。 4.谓宗教徒向神行礼。 5.首要,摆在第一位的。 6.谓轮流值班。
  • 18、1.犹首领。班品为首的人。 2.清代州县衙门里为首的差役。
  • 19、1.科举考试发榜日,由报录人走马鸣锣通知中选者,前后凡三次。按惯例,中选者应付予赏金。第一次谓头报,所得赏金最为丰厚。
  • 20、1.假发﹐假髻。
  • 21、1.谓临近的边缘。 2.方言。前边。
  • 22、1.指发髻。
  • 23、1.亦作"头?"。 2.指头发。
  • 24、1.明代景泰年间为防御蒙古所建精锐部队名。

过头的相关查询

过头的意思解释、过头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