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áo ɡōnɡ  ]
  • ㄊㄠˊ ㄍㄨㄥ
  • BQ WC

陶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晋陶侃。

⒉  指陶安公。传说中的神仙。

⒊  指唐陶沔。唐开元末,陶沔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⒋  指晋陶潜。

引证解释

⒈  指 晋 陶侃。

《晋书·陶侃传》:“尚书 梅陶 与亲人 曹识 书曰:‘ 陶公 机神明鉴似 魏武,忠顺勤劳似 孔明,陆抗 诸人不能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
唐 李商隐 《潭州》诗:“陶公 战舰空滩雨, 贾傅 承尘破庙风。”

⒉  指 陶安公。传说中的神仙。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陶公 矍鑠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⒊  指 唐 陶沔。唐 开元 末, 陶沔 与 李白、孔巢父、韩準、裴政、张叔明 居 泰安府 徂徕山 下之 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唐 李白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诗:“陶公 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臺像半月,迥向高城隅。”
王琦 题注:“《山东通志》:半月臺,在旧 单县 城东北隅,相传 陶沔 所筑。”

⒋  指 晋 陶潜。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既传 苏子 之书,更汎 陶公 之酌。”
唐 李白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恭陪竹林宴,留醉与 陶公。”
明 高启 《因病不饮》诗:“斯味 禹 所恶,摄生笑无功。从此便可止,赋诗继 陶公。”
按, 陶潜 有《止酒》诗。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陶公 以名臣之后,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託,不独《咏荆軻》一章也。”

陶公(tao gong)同音词

  • 1、套供[tào ɡònɡ ]

    1.设法引出所需要的供词。

  • 2、讨功[tǎo ɡōnɡ ]

    1.邀功。

  • 3、弢弓[tāo ɡōnɡ ]

    1.藏弓入弢。谓平息兵事。

  • 4、韬弓[tāo ɡōnɡ ]

    1.将弓放进盛弓袋。谓携带兵器。

陶公词语接龙

  • 1、①共同资助:社会~。 ②国家资助:这是一座民办~的学校。
  • 2、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叫做公转。如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转动,行星的卫星绕着行星转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天7小时43分11.5秒。
  • 3、1.古代公文之一种。
  • 4、古代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人的儿子。
  • 5、1.诸侯或君王的同族。 2.指公族大夫。
  • 6、1.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明清。 2.复姓。孔子弟子有公祖句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7、1.因公务上的过失所获之罪。
  • 8、1.因公务犯罪。 2.谓公众场合。
  • 9、1.旧指官吏办公的坐席。
  • 10、1.官方证件。
  • 11、由国家或地方经营:~企业。
  • 12、(影片)公开放映:这部影片即将~。
  • 13、公共使用;共同使用:~电话ㄧ~事业ㄧ两家~一个厨房。
  • 14、1.指驿站小吏。
  • 15、集体或全民所有:~制ㄧ~财产。
  • 16、办公时间以外的时间:~以写字、画画儿作为消遣。
  • 17、1.旧时指官府处所。
  • 18、1.复姓。汉代有公玉带。见《汉书.郊祀志下》。
  • 19、指公私合营企业中国家的一方(跟‘私方’相对):~代表ㄧ~人员。
  • 20、属于公家的房屋。
  • 21、同国家或团体供给的费用:~医疗ㄧ~留学。
  • 22、1.也称"厘米"。公制长度单位。一百公分等于一公尺。 2.也称"克"。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千公分等于一公斤。
  • 23、1.方言。指公共的财物。
  • 24、公众的愤怒:激起~。

陶公的相关查询

陶公的意思解释、陶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