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ū yì  ]
  • ㄈㄨ 一ˋ
  • GGGY TWC

夫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时指服劳役、做苦工的人。旧时指受雇做杂务的人。也作伕役。

引证解释

⒈  被调发服劳役或受雇而供役使的人。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应缘军务所须,并不得干扰百姓。如要车牛夫役及工匠之类,并宜和雇情愿,仍优给价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北宋 的夫役是自耕农、佃农等广大农民负担的无偿的劳役。”
叶圣陶 《城中》:“他只挟着一个皮书包,不需要夫役帮助,也不象其他旅客那么慌忙。”
夫役,旧指从事体力劳动或被役使的人。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打倒帝国主义”的古典》:“广州市 上用黄土铺道恭迎 香港 总督 金文泰 的时候,特派三百名伕役洗刷墙壁上的‘打倒帝国主义’。”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这些奴隶在平时便做农;在有土木工事的时候便供徭役,在征战的时候,便不免要当兵或者是伕役了。”

国语辞典

⒈  受雇而供人役使的人。

唐·元稹〈讨镇州王庭凑德音〉:「如要车牛、夫役及工匠之类,并宜和雇情愿,仍优给价钱。」

伕子

英语翻译

corvee, laborer

夫役(fu yi)同音词

  • 1、扶栘[fú yí ]

    1.树名。似白杨,江南亦呼为白杨。

  • 2、扶义[fú yì ]

    1.犹仗义。

  • 3、扶翊[fú yì ]

    1.辅佐;护持。

  • 4、扶翼[fú yì ]

    1.护持;搀扶。 2.辅佐,扶助。

  • 5、芣苡[fú yǐ ]

    1.见"芣苢"。

  • 6、芣苢[fú yǐ ]

    1.亦作"芣苡"。 2.草名。即车前。 3.《诗.周南》篇名。《韩诗》以为《芣苢》"伤夫有恶疾也"。古人歌之以表达对患恶疾者之同情。 4.《诗.周南》篇名。芣苢多子,古人歌之以示庆贺生子之意。

  • 7、咈意[fú yì ]

    1.违背意愿。

  • 8、黼衣[fǔ yī ]

    1.绣有黑白斧形的礼服。

  • 9、黼依[fǔ yī ]

    1.古代帝王座后绣有白黑相间的斧形花纹的屏风。

  • 10、黼扆[fǔ yǐ ]

    1.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风,上画斧形花纹。 2.借指帝王。 3.指帝座。

夫役词语接龙

  • 1、1.服劳役勤务的士兵。宋代兵制有禁兵﹑厢兵﹑役兵﹑民兵之别。役兵以游民充任,专事一业,如给漕挽,修河防,养国马等。
  • 2、1.车名。供役之车,庶人所乘。
  • 3、1.谓供使令之臣。
  • 4、1.服役与征户税。
  • 5、1.服劳役者。
  • 6、1.谓为法令所役使。 2.差役之法。
  • 7、1.劳役和战费。亦指战费。
  • 8、1.服役的人。 2.泛指操贱役者。 3.詈词。贱货﹑贱胚。
  • 9、1.劳役赋税。
  • 10、1.闾里中负责差役的人户。 2.服役之人户。
  • 11、1.犹效力。
  • 12、1.谓役使小民而获利。
  • 13、1.服贱役的人。 2.谓服役。
  • 14、1.服兵役的年龄。
  • 15、1.役使,驱遣。
  • 16、1.犹役思。
  • 17、1.清制,各衙门书吏供职满五年,得分别情况,或考或免,谓之役满。役满人员由吏部铨定选用。参阅《清会典.吏部六.铨政》。
  • 18、1.犹役户。指寻常百姓家。
  • 19、1.牵引梦魂。
  • 20、1.服役的人。 2.役使平民。
  • 21、1.代替劳役的税钱。宋制,凡应服劳役者可输钱免役。
  • 22、1.供役使的人。 2.役使人。 3.犹役户。
  • 23、1.身执劳事;劳身。
  • 24、1.犹劳神。

夫役的相关查询

夫役的意思解释、夫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