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ǎ zhuànɡ  ]
  • ㄈㄚˇ ㄓㄨㄤˋ
  • IFC MHU

法幢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或刻有佛教经文、佛像等的石柱。

⒉  比喻佛法。

引证解释

⒈  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或刻有佛教经文、佛像等的石柱。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法幢卷舒,拂高轩而徐薄;名香鬱馥,山重檐而轻转。”
明 唐顺之 《题金山寺付僧惠杰》诗之一:“隐隐帆檣外,分明见法幢。”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法幢始何年,本自 远公 作。”

⒉  比喻佛法。

《剪灯馀话·听经猿记》:“侧闻尊宿建大法幢,不惮远来,求依浄社。”

法幢(fa zhuang)同音词

  • 1、发妆[fā zhuānɡ ]

    1.化妆。

  • 2、发装[fā zhuānɡ ]

    1.整理行装。

法幢词语接龙

  • 1、1.幢幡羽葆。犹幡盖。
  • 2、1.军前执旗先导的队伍。
  • 3、1.旌旗之类。仪仗或军事指挥所用。 2.指佛﹑道教所用的旌旗。从头安宝珠的高大幢竿下垂,建于佛寺或道场之前。分言之则幢指竿柱,幡指所垂长帛。
  • 4、1.赤幢和曲盖。古为将军刺史的仪仗,因亦用以称刺史﹑郡守。语出《晋书.马隆传》:"诏曰:隆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 2.供神佛的幢幡伞盖。
  • 5、竿1.旗竿。
  • 6、1.旌旗仪仗之类。
  • 7、1.旌旗和戈戟。泛指仪卫。
  • 8、1.六朝时武职名。禁卫军将领。
  • 9、1.旗帜仪仗。 2.旌旗和符节。
  • 10、1.古代车上的帷饰,由油幢﹑丝绳络网﹑绣锦络带等组成。
  • 11、1.旌旗。
  • 12、1.旌旗和棨戟。古代大将之车建矛戟幢麾。用以泛指仪仗。
  • 13、1.车帷。
  • 14、1.佛幢。
  • 15、1.指所属的部队。
  • 16、1.将帅的大旗。
  • 17、1.古时用羽毛装饰的车盖。
  • 18、1.南北朝及隋的武官。负责宿卫或统兵。始于刘宋末年。官品代有不同,北周为七品,北齐及隋为从九品。 2.出资建立经幢的人。
  • 19、晃动的样子:人影幢幢。
  • 20、漴漴1.象声词。水声。
  • 21、漴射1.水冲泻貌。
  • 22、状态①情况;状况:心理状态不佳|处于瘫痪状态。 ②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对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可用不同的一组物理量来描述相应物质系统的状态。如质点作机械运动时,可用质点的位置、动量等来描述其机械运动状态;由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可用温度、压强、体积等来描述其热学状态。状态也指物质的各种聚集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
  • 23、状头1.即状元。 2.诉讼原告人。
  • 24、状物1.描绘事物。

法幢的相关查询

法幢的意思解释、法幢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