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cānɡ  ]
  • 一ˋ ㄘㄤ
  • YR WBB

义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时地方上储存粮食以备荒年同济公众的粮仓。

public granary;

引证解释

⒈  隋 以后各地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

《隋书·长孙平传》:“平 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閭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使岁穰,输其餘;岁凶,受而食之:故义仓之法自此始。 长孙平 修之, 隋 以富足。”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官府看不过,开发义仓,賑济百姓。”
王闿运 《储玫躬传》:“譬喻州人,积穀设义仓,以待非常。”

国语辞典

⒈  储存粮食以备荒年的公有仓库。

《隋书·卷四六·长孙平传》:「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义仓(yi cang)同音词

  • 1、一藏[yì cánɡ ]

    1.梵语"藏"有包蕴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 2.指一部藏经。

  • 2、翳藏[yì cánɡ ]

    1.安葬。

  • 3、瘗藏[yì cánɡ ]

    1.亦作"瘗臧"。亦作"瘗臧"。 2.指殉葬品。

  • 4、遗藏[yí cánɡ ]

    1.遗留下来的储藏之物。

义仓词语接龙

  • 1、1.见"仓廒"。
  • 2、1.见"仓廒"。
  • 3、本作“仓敖”。粮库。古代秦以敖山为粮仓,故名。参见“敖仓”(895页)。
  • 4、1.仓公扁鹊的并称。一为汉代人,一为春秋时人,均为名医。因亦以泛称良医。
  • 5、1.象声词。
  • 6、1.官方收纳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场所。清置仓场衙门,以户部侍郎主之,掌京仓(京城内外粮仓)﹑通仓(通州粮仓)的政令。 2.农家的仓房场圃。
  • 7、1.仓库中储存的粮食或其他物资。
  • 8、也作“仓猝”、“仓卒”。匆忙;急急忙忙:仓促上阵,应付来敌。
  • 9、1.见"仓卒"。
  • 10、1.喻指官仓中侵耗财物或进行敲诈勒索的吏胥差役等人。
  • 11、1.有关国家粮仓管理事务的条例法律。
  • 12、1.贮藏粮食或其他物资的房屋。
  • 13、1.粮仓及钱库的合称。
  • 14、1.仓中堆积多年的腐败霉烂的粮食。语出《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15、1.亦作"仓鹒"。 2.黄莺的别名。
  • 16、1.见"仓庚"。
  • 17、1.青色的狗。仓,通"苍"。
  • 18、1.仓库中贮藏的谷物。
  • 19、1.管理仓库的官员。
  • 20、1.大海,沧海。仓,通"沧"。
  • 21、1.青黑色。仓,通"苍"。
  • 22、也作“仓黄”、“苍黄”、“仓惶”。匆忙而慌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23、1.见"仓皇"。
  • 24、1.见"仓皇"。

义仓的相关查询

义仓的意思解释、义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