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ì wù  ]
  • ㄇ一ˋ ㄨˋ
  • PNT QR

密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勤勉努力。

⒉  机要;机密。

⒊  指机要之职。

引证解释

⒈  勤勉努力。

《诗·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谓“鲁 ‘黽勉’作‘密勿’。”《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颜师古 注:“密勿,犹黽勉从事也。”
南朝 梁 沉约 《刘领军封侯诏》:“内参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櫝敛兵革,天清地謐,日进昌言,从容密勿,开建国本,情忠力悉。”
清 顾炎武 《乾陵》诗:“弥缝由密勿,迴斡赖元功。”

⒉  机要;机密。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寧有恳恳忧此者乎?”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闕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明 黄瑜 《文渊阁铭》:“永乐 初,命侍读 解縉 等七人,入掌密勿。”
《诗刊》1977年第3期:“忘身参密勿,忠党树仪刑。”

⒊  指机要之职。

宋 王禹偁 《怀贤诗·王枢密》:“文学中甲科,风云参霸府。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强御。”

国语辞典

⒈  勤奋努力。

《宋书·卷四二·刘穆之传》:「密勿军国,心力俱尽。」

⒉  慎密、机密。

《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宁有恳恳忧此者乎?」
唐·李德裕〈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阙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密勿(mi wu)同音词

  • 1、靡膴[mí wǔ ]

    1.无法度。《诗.小雅.小旻》﹕"民虽靡膴﹐或哲或谋。"郑玄笺﹕"膴﹐法也。"一说﹐谓不多。陆德明释文﹕"靡膴……《韩诗》作'靡腜'﹐犹无几何。"

  • 2、蘼芜[mí wú ]

    芎的苗,叶有香气: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 3、蜜勿[mì wù ]

    1.机密﹐机要。蜜﹐用同"密"。

  • 4、米巫[mǐ wū ]

    1.指五斗米道道师。五斗米道以符箓为术,有如巫觋,故称。

  • 5、迷误[mí wù ]

    1.亦作"迷悮"。 2.迷惑谬误。 3.使迷惑;贻误。

  • 6、迷悟[mí wù ]

    1.迷惑与觉悟。

  • 7、迷悮[mí wù ]

    1.见"迷误"。

  • 8、迷骛[mí wù ]

    1.见"迷瞀"。

  • 9、迷雾[mí wù ]

    ①浓雾:谁将迷雾掩明霞。 ②比喻使人迷失方向的东西:揭开迷雾看真相。

  • 10、麋芜[mí wú ]

    1.香草名。麋,通"蘪"。

密勿词语接龙

  • 1、1.不服药。 2.指病愈。
  • 2、1.犹无已。不得已;不能止。
  • 3、1.犹毋庸﹐无庸。不必﹐无须。
  • 4、1.犹勿动。谓不可有所作为。
  • 5、1.没有。
  • 6、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郑玄笺:"'拜'之言'拔'也。"召伯有德政﹐人民爱之﹐不忍拔除召伯曾在其荫下休息的甘棠树。后以"勿拜"指德政。
  • 7、齿1.不愿意提及。表示鄙视。 2.不录用。
  • 8、1.我国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名。居今吉林长白山﹑松花江一带﹐为满族的祖先。
  • 9、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后以比喻德政。
  • 10、1.犹无虑。概略﹐大旨。
  • 11、1.不追究;不谈。
  • 12、1.犹毋宁。宁可﹐不如。
  • 13、1.不要这样。 2.方言。犹不然。转折连词。
  • 14、1.不逆。犹言顺畅。
  • 15、1.犹惚恍。不清晰。
  • 16、1.犹勉勉。勤恳不懈貌。 2.犹忽忽。忧愁貌。"勿"与"忽"声近而义同。 3.指恍忽貌。 4.匆忙;急遽。
  • 17、1.象声词。笑声。 2.象声词。嘘寒声。
  • 18、忸于1.复姓。
  • 19、忘我1.一种被认为象征友谊或爱情的花。原产西欧﹐我国各地都有引种﹐可供观赏。
  • 20、药有喜用以祝贺人病愈,恢复健康的话
  • 21、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 22、忘在莒比喻不忘本。
  • 23、谓言之不预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24、谓言之不预也勿谓:不要说;预:预先。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密勿的相关查询

密勿的意思解释、密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