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ú jiàn  ]
  • ㄕㄨˊ ㄐ一ㄢˋ
  • YBVY YSL

孰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尽力规劝。

引证解释

⒈  谓尽力规劝。

《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諫。諫若不入……与其得罪於乡党州閭,寧孰諫。”
孔颖达 疏:“孰諫谓纯熟殷勤而諫,若物之成孰然。”

孰谏(shu jian)同音词

  • 1、疏间[shū jiān ]

    1.疏远离间。

  • 2、疏俭[shū jiǎn ]

    1.亦作"疏俭"。 2.粗淡简略。

  • 3、疏剪[shū jiǎn ]

    又称“疏枝”。将一个枝条从基部全部剪去或锯去的修剪方法。通常剪除病虫枝、干枯枝、无用徒长枝、下垂枝、交叉的密生枝。可改善树冠通风状况,集中养分和水分,有利于成花、结果。

  • 4、疏简[shū jiǎn ]

    1.亦作"疏简"。 2.散漫﹐随便。 3.疏远简慢。 4.粗疏简略。 5.萧疏挺拔。

  • 5、疏蹇[shū jiǎn ]

    1.亦作"疎蹇"。 2.迂阔困顿。

  • 6、疏贱[shū jiàn ]

    1.亦作"疏贱"。 2.指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 3.谓关系疏远﹐地位低下。 4.疏远轻视。

  • 7、黍荐[shǔ jiàn ]

    1.用黍蓬(一种野草)编成的席子。

  • 8、署笺[shǔ jiān ]

    1.署名于章奏。

  • 9、蜀笺[shǔ jiān ]

    1.见"蜀笺"。

  • 10、熟间[shú jiān ]

    1.熟悉的地方。指熟悉的行业。

孰谏词语接龙

  • 1、1.向君主进谏的奏章。
  • 2、1.条陈得失的奏章。
  • 3、1.谏官官署。
  • 4、1.进谏游说。
  • 5、1.指谏官的职位。
  • 6、1.苦笋。
  • 7、1.犹谏垣。
  • 8、1.指御史。
  • 9、1.规劝训导。
  • 10、1.规劝的话。
  • 11、1.官名。谏议大夫。 2.谏诤。 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12、1.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即“诤友”。
  • 13、1.亦作"谏喻"。 2.劝谏讽喻﹔劝谏晓喻。
  • 14、1.见"谏谕"。
  • 15、1.指谏官官署。
  • 16、1.谏官官署。
  • 17、1.御史台的别称。 2.谏官官署。宋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宋司马光有《谏院题名记》。
  • 18、1.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 19、1.规劝争辩。
  • 20、1.谏诤。争﹐通"诤"。
  • 21、1.谏诤﹔规劝。
  • 22、1.指御史台。
  • 23、1.谏书的草稿。
  • 24、1.直言规劝之臣。 2.掌谏诤的官员。

孰谏的相关查询

孰谏的意思解释、孰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