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ān yú  ]
  • ㄅ一ㄢ ㄩˊ
  • EP BJM

边隅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邉隅”。

⒉  犹边境。

⒊  边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邉隅”。

⒉  犹边境。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魴 远在边隅,江汜分絶,恩泽教化,未蒙抚及。”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一戎而荒景肃清,再鼓而边隅底定。”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宇文计陷》:“那将在军中呵,随机行止,况收復千里邉隅。”
郭孝成 《云南光复记》:“广西 僻在边隅,民穷势蹙,外无应援,内乏餉械,邻封悉树 汉 帜,一隅何能孤守。”

⒊  边缘。

宋 苏洵 《答二任》诗:“闻君猒 蜀 乐 上蔡,占地百顷无邉隅。”

边隅(bian yu)同音词

  • 1、徧谕[biàn yù ]

    1.普遍晓喻。

  • 2、便于[biàn yú ]

    比较容易(做某事):~计算ㄧ~携带。

  • 3、便羽[biàn yǔ ]

    1.指托便人带的书信。

  • 4、遍宇[biàn yǔ ]

    1.犹言全部空间。

  • 5、编余[biān yú ]

    (军队、机关等)整编后多余的:~人员。

  • 6、编舆[biān yú ]

    1.竹编的轿子。

  • 7、箯舆[biān yú ]

    1.竹舆;竹轿。

  • 8、弁语[biàn yǔ ]

    1.弁言。

  • 9、边鱼[biān yú ]

    1.鳊鱼。

  • 10、边虞[biān yú ]

    1.边衅,边患。 2.边隅,边疆。

边隅词语接龙

  • 1、1.弯曲。
  • 2、1.屋之内室。 2.比喻艰深的义理。
  • 3、1.边境﹐国境。辟﹐通"僻"。
  • 4、1.衣服的斜角。
  • 5、1.边地少数民族的首领。
  • 6、1.《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即以"隅反"指类推﹐举一端即知其馀。
  • 7、1.即虞渊。古代神话传说中日没处。
  • 8、1.边地官员。
  • 9、1.部分和整体。指封建礼法的总体原则和部分道理。
  • 10、1.片面的识见。
  • 11、1.山角与山顶。
  • 12、1.角落。
  • 13、1.筑于城角的楼。多为瞭望之用。
  • 14、1.指房屋的角落﹐边角。 2.引申为偏斜。
  • 15、1.斜眼而视﹐怒视貌。
  • 16、1.犹言偏狭之见。
  • 17、1.偏处一角的屋室。
  • 18、1.墙角。
  • 19、1.宋代的地方武装。用以地方自卫。
  • 20、1.角落和弯曲之处。
  • 21、1.偏处一角的席位。
  • 22、1.语山《淮南子.说山训》﹕"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后以"隅隙"指很狭小的地方。 2.引申为某一方面﹐某一点。
  • 23、1.《荀子.解蔽》﹕"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海者﹐拘于虚也。"王先谦集解﹕"《释文》云﹕'虚﹐本亦作墟。'《广雅》﹕'墟﹐凥也。'(凥﹐古'居'字)。"后因以"隅墟"指片面的见解﹐一得之见。
  • 24、1.古代神话传说中日出处。后多指朝鲜﹑日本等东方诸国。

边隅的相关查询

边隅的意思解释、边隅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