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ǎn shā  ]
  • 一ㄢˇ ㄕㄚ
  • HV XI

眼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蒙眼的纱巾。

引证解释

⒈  蒙眼的纱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布按二司官》:“﹝布政司、按察司﹞俱坐轿开棍,今则导以尺箠策马带眼纱,与京师幕寮无异矣。”
《隋唐演义》第四三回:“﹝ 贾润甫 ﹞叫手下人两个做土工的,把槽头四五个牲口喂饱了牵出来,男女带上眼纱,加鞭望 瓦岗 进发。”

眼纱(yan sha)同音词

  • 1、研杀[yán shā ]

    1.谓研成细末。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甚。

  • 2、烟沙[yān shā ]

    1.亦作"烟沙"。 2.云雾迷蒙的沙滩。

  • 3、掩杀[yǎn shā ]

    1.乘其不备而进攻;冲杀。

  • 4、渰杀[yǎn shā ]

    1.淹死。

  • 5、厌杀[yàn shā ]

    1.压死。 2.指镇压。 3.消除。

眼纱词语接龙

  • 1、1. 带金属网或织品网的框架,用于门上阻挡虫子。
  • 2、1.纱制的袋。
  • 3、1.细微。
  • 4、1.即纱帐。
  • 5、线1. 粗梳或精梳纤维数根拈在一起而成的纱,用于机织或针织。
  • 6、1.迷信用品。
  • 7、1.虫名。蜻蛉之别名。
  • 8、1.状如纱缎和元宝的纸制迷信用品。旧时送丧家备焚化用的礼物。
  • 9、1.纱制帐幕。张设于殿堂,以隔内外。
  • 10、1.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制头巾。 2.蒙纱的灯罩。 3.蒙纱的防绳罩子。 4.煤气灯或挥发油灯上的主要附件。用亚麻或人造丝编成网状再在硝酸钍﹑硝酸锶溶液中浸制而成,遇热即发强光。这种灯称纱罩灯或汽油灯。
  • 11、1.方言。即纱。
  • 12、1.一种经纬稀疏而轻薄的丝织品。 2.经纬稀疏的棉织品。可以做蚊帐,或用以作医疗用品等。特指经消毒后用以包扎伤口者。
  • 13、1.见"纱幮"。
  • 14、1.蒙有纱布或钉铁纱﹑尼龙纱等的储食橱。
  • 15、1.亦作"纱厨"。亦作"纱厨"。 2.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
  • 16、1.蒙纱的窗户。
  • 17、1.用纱罩笼住的灯。
  • 18、1.纺纱机上的主要部件,用以将棉纤维捻成细缕并绕在滚筒上。纱厂的规模通常以纱锭的数量来表示。
  • 19、1.纱制官帽。
  • 20、1.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 21、1.纱制窗帘。
  • 22、1.纱制头巾。
  • 23、1.挺括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2.纱手帕。
  • 24、1.纱制灯笼。 2.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的手迹,表示崇敬。典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向之题已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絶句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用作诗文出众的赞词。 3.犹纱罩。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巾。 4.马来语saron的音译。东南亚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为服饰之一。 5.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巴黎文人常接受贵族

眼纱的相关查询

眼纱的意思解释、眼纱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