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ào mènɡ  ]
  • ㄓㄠˋ ㄇㄥˋ
  • FHR BLF

赵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春秋时晋臣赵盾及其后代赵武、赵鞅、赵无恤。赵氏世代执掌晋国朝政,贵显无比。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时 晋 臣 赵盾 及其后代 赵武、赵鞅、赵无恤。赵氏 世代执掌 晋国 朝政,贵显无比。

《孟子·告子上》:“赵孟 之所贵, 赵孟 能贱之。”
杨伯峻 注:“晋国 正卿 赵盾 字 孟,因而其子孙都称 赵孟。孙奕 《示儿篇》云:‘ 晋 有三 赵孟 :赵朔 之子曰 武,謚 文子,称 赵孟 ; 赵武 之子曰 成,赵成 之子曰 鞅,又名 封父,謚 简子,亦称 赵孟 ; 赵鞅 之子曰 无恤,謚 襄子,亦称 赵孟。’”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虽有 陶 猗 之富, 赵孟 之贵,不能延其年於须臾。”

赵孟(zhao meng)同音词

  • 1、兆萌[zhào ménɡ ]

    1.兆民。萌,通"氓"。

  • 2、兆蒙[zhào ménɡ ]

    1.犹言兆民。

  • 3、兆梦[zhào mènɡ ]

    1.占梦,圆梦。旧以梦能预示吉凶。

  • 4、诏盟[zhào ménɡ ]

    1.祷告盟誓。

  • 5、召勐[zhào měnɡ ]

    1.亦作"召猛"。 2.傣族土司。傣语的音译,意为"一勐之主"。勐,意为地方。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旧时的行政区划单位。

  • 6、召猛[zhào měnɡ ]

    1.见"召勐"。

赵孟词语接龙

  • 1、1.战国时勇士。
  • 2、1.见"孟尝君"。
  • 3、1.即孟尝。
  • 4、1.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
  • 5、1.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 6、1.东汉隐士梁鸿之妻,字德曜。夫妻隐居于霸陵山中,以耕织为生。后至吴。鸿为佣工,每食时,光必举案齐眉,以示敬爱。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作为古代贤妻的典型。
  • 7、1.孟子与韩愈的并称。
  • 8、1.诸侯之长。
  • 9、1.传说中的兽名。
  • 10、1.传说中的兽名。
  • 11、1.春秋时齐为姜姓,故称齐君之长女为孟姜。亦泛指世族妇女或美貌女子。 2.即孟姜女。 3.传说为孤竹君的侍女。因被献给殷纣王而投井自尽。
  • 12、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贞元年间进士。任溧阳县尉。后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诗作主要抒写个人坎坷遭遇,多悲苦之叹。有《游子吟》等名篇。有《孟东野诗集》。
  • 13、1.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在此盟会诸侯并渡河,故一名盟津。一说本作盟津,后讹作孟津。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
  • 14、1.努力进取;进取。
  • 15、1.古代美女名。
  • 16、1.(约前372——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 17、①鲁莽;轻率:用药治病,不可孟浪。 ②大而无当,不着边际:孟浪之言。
  • 18、1.宝刀名。亦泛指宝刀。
  • 19、1.传说中的船神名。
  • 20、1.孟子所说的人生三件乐事。
  • 21、1.孟母的邻居。借指好邻居。
  • 22、印度西海岸最大港口和工商业城市。人口1510万(1995年)。天然深水良港。工业发达,全国最大棉纺织中心,还有毛纺、机械、飞机制造等工业。有原子核反应堆和全国第一座核电站。交通枢纽,有圣克鲁斯国际机场。旅游和电影制片业发达。
  • 23、1.古山名。在今河南辉县西。春秋时为晋国要隘。 2.古山名。在陕西宜川东北﹑山西吉县西,绵亘黄河两岸,又称龙门上口。
  • 24、1.孟子的母亲。姓仉。曾三次迁移,选择良邻;断所织之布,以激励孟子勤奋学习。旧时奉为贤母的典范。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

赵孟的相关查询

赵孟的意思解释、赵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