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僧道出家后免去本姓。
引《水浒传》第五三回:“这个先生,一向云游在外,此时唤做 公孙一清。如今出姓,都只叫他 清道人,不叫做 公孙胜。”《水浒传》第九四回:“﹝ 乔冽 ﹞更名改姓,扮做全真,把冽字改做清字,起箇法号,叫做 道清 ……那时方纔出姓,因此都称他做国师 乔道清。”
⒈ 僧道出家后,去俗家之姓称为「出姓」。
引《水浒传·第五三回》:「如今出姓,都只叫他清道人,不叫公孙胜。」
⒉ 改姓或恢复本姓。
引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李存孝,阿妈将令,为你多有功劳,怕失迷了你本姓,著你出姓,还叫做安敬思。」
1.见"雏形"。
①事物完成前初步具备的状貌;大楼已具雏形,再过三个月即可竣工|长江中游地区在5500年前已出现私有制的雏形。 ③按实物缩小的模型:展览会陈列着这座水库的雏形。
1.即兴,随感起兴。
1.出外行远。
1.谓帝王出外所至。 2.讳指帝王外逃避难。
1.超出常情。形容感情程度之深。
1.依照法律对罪犯判处刑罚。
1.谓宠幸重用。
出姓的意思解释、出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