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ǔ ɡǔ  ]
  • ㄊㄨˇ ㄏㄨˊ
  • KFG MEQG

吐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金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引证解释

⒈  金 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金史·舆服志下》:“金 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其束带曰吐鶻……吐鶻,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
明 袁华 《完颜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铁崖先生先生赋长歌以谢率余同作》诗:“瑞玉龙环四带巾,柘袍吐鶻装麒麟。”

吐鹘(tu gu)同音词

  • 1、屠沽[tú ɡū ]

    1.见"屠酤"。

  • 2、屠酤[tú ɡū ]

    1.亦作"屠沽"。 2.宰牲和卖酒。亦泛指职业微贱的人。

  • 3、土古[tǔ ɡǔ ]

    1.出土的古铜器。

  • 4、土谷[tǔ ɡǔ ]

    1.土地神和五谷神。

  • 5、土骨[tǔ ɡǔ ]

    1.石头。

  • 6、土鼓[tǔ ɡǔ ]

    1.亦作"土皷"。古乐器名。鼓的一种。 2.方言。坟墓。

  • 7、土皷[tǔ ɡǔ ]

    1.见"土鼓"。

  • 8、兔鹘[tù ɡǔ ]

    1.契丹﹑女真人称束带为兔鹘。亦称吐鹘。 2.一种局部羽毛带赫色的白鹰。

  • 9、兔罟[tù ɡǔ ]

    1.捕兔的网。

吐鹘词语接龙

  • 1、1.烧饼。又称胡饼。
  • 2、1.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有青毛冠,多声。也称鹘鸼﹑鹘鸠。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鹘嘲》。
  • 3、1.谓鹘振翅飞行,矫健迅捷。
  • 4、1.犹狐臭。
  • 5、1.即鹘嘲。
  • 6、1.饲养猎鹰的处所。
  • 7、1.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 8、1.即鹘嘲。
  • 9、1.辽金军队名号。
  • 10、1.见"鹘鸰"。
  • 11、1.亦作"鹘伶"。 2.本系一种目光尖锐的鸟。(1)形容目光明快﹑灵活。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若不沙,则我这双儿鹘鸰也似眼中睛,应不瞑。"(2)形容聪明伶俐。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虽为个侍婢,举止皆奇妙,那些儿鹘鸰那些儿掉。"元宋方壶《红绣鞋.阅世》曲:"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惺惺。"
  • 12、1.见"鹘囵"。
  • 13、1.亦作"鹘沦"。亦作"鹘仑"。 2.完整;整个儿。 3.糊涂,不明事理。
  • 14、1.见"鹘囵"。
  • 15、1.方言。形容转动灵活。
  • 16、1.唐代波斯枣的异名。
  • 17、1.犹淹没。
  • 18、1.如鹘飞起。比喻气势旺盛。
  • 19、1.鹘爪。 2.指善于搏击的苍鹰。
  • 20、1.饲养猎鹰的人。
  • 21、1.宝石名。
  • 22、1.野鸭。
  • 23、1.亦作"鹘鶟"。 2.模糊;混沌。 3.不明白事理。 4.疑惑不定。 5.乖迕。 6.惊慌。
  • 24、1.见"鹘突"。

吐鹘的相关查询

吐鹘的意思解释、吐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