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ěnɡ yù  ]
  • ㄈㄥˇ ㄩˋ
  • YWR IGWY

讽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讽谏称扬。

引证解释

⒈  讽谏称扬。

《亢仓子·贤道》:“夫贤人其见用也,入则讽誉,出则龚默,职司勤辨,居室俭间。”

讽誉(feng yu)同音词

  • 1、奉谀[fènɡ yú ]

    1.阿谀奉承。

  • 2、奉御[fènɡ yù ]

    1.奉召进见。 2.官名。隋殿内省设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每局各置奉御二人总领之。见《隋书.百官志下》。因奉御掌天子供奉﹐故元明戏曲中亦用以指宦官。

  • 3、俸余[fènɡ yú ]

    1.俸禄所馀。

  • 4、讽谕[fěnɡ yù ]

    1.亦作"讽喻"。 2.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

  • 5、讽喻[fěnɡ yù ]

    一种修辞手段,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诗。

  • 6、疯语[fēnɡ yǔ ]

    1.疯话。

  • 7、封鐍[fēnɡ yù ]

    1.密封;封闭上锁。

  • 8、蜂语[fēnɡ yǔ ]

    1.谓蜂飞舞时发出的嗡嗡之声。

  • 9、丰余[fēnɡ yú ]

    1.犹富裕。

  • 10、丰腴[fēnɡ yú ]

    ①丰盈 ①。 ②多而好:~的酒席ㄧ牧场水草~。

讽誉词语接龙

  • 1、1.谓广交党羽而享有虚誉之臣。
  • 2、1.称誉。
  • 3、1.安乐。誉﹐通"豫"。
  • 4、1.称赞和毁谤。
  • 5、1.很大的名声。
  • 6、1.称誉褒奖。
  • 7、1.《诗.大雅.思齐》﹕"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誉髦斯士﹐谓选拔英杰之士。后因以"誉髦"指有名望的英杰之士。
  • 8、1.赞美。
  • 9、1.徒有虚名。
  • 10、1.在墓志中说一些揄扬过实的话。
  • 11、1.声誉和议论。
  • 12、1.赞叹。
  • 13、1.名誉声望。
  • 14、1.名声。
  • 15、1.名誉。
  • 16、1.赞美的话。
  • 17、1.赞誉称颂。
  • 18、1.颂扬阿谀。
  • 19、1.疑惑貌。誉﹐通"豫"。
  • 20、儿癖1.《太平御览》卷四九○引三国吴虞翻《书》﹕"虽虾不生鲤子﹐此子似人﹐欲为求妇﹐不知所向﹐君为访之﹐勿怪老痴誉此儿也。"后因以"誉儿癖"指喜欢称赞儿女的癖好。
  • 21、必待试1.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 22、不绝口不住地称赞。
  • 23、过其实誉:声誉,声名。名声超过了其人的实际情况。
  • 24、满天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讽誉的相关查询

讽誉的意思解释、讽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