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āo dāo  ]
  • ㄘㄠ ㄉㄠ
  • RKKS VNT

操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持刀;执刀。

⒉  指持刀宰割。

⒊  比喻做官任事。

引证解释

⒈  持刀;执刀。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汉 王充 《论衡·顺鼓》:“悉发国人,操刀把杖以击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后盗有欲犯之者,乃先刼其姑,妻闻,操刀而出。”

⒉  指持刀宰割。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肉行》:“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

⒊  比喻做官任事。参见“操刀伤锦”。

唐 李白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序》:“君自 潞州 铜鞮 尉调补 武昌 令……兼操刀 永兴,二邑同化。”
唐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诗:“落笔生綺绣,操刀振风雷。”

国语辞典

⒈  执刀。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汉·王充《论衡·顺鼓》:「悉发国人,操刀把杖以击之。」

⒉  比喻执掌、管辖。

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操刀永兴,二邑同化。」

操刀(cao dao)同音词

  • 1、漕道[cáo dào ]

    1.即漕路。

  • 2、操蹈[cāo dǎo ]

    1.操行。

  • 3、槽道[cáo dào ]

    1.犹规矩。 2.牲口槽。

操刀词语接龙

  • 1、1.木制的刀匣。
  • 2、1.清末陕西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前。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长期秘密活动于渭河两岸和潼关以西﹑西安以东地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陕西光复的重要力量。后流为军阀爪牙。 2.民国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
  • 3、1.指刀用来切削的一边。 2.喻关键处。 3.动手术或受刀伤留下的伤口。
  • 4、1.即螳螂。
  • 5、1.小刀和磨刀石。古人或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日用品。 2.专指磨刀石。
  • 6、1.即镰刀。农具。
  • 7、1.方言。指刀。武器。 2.特指菜刀。
  • 8、1.刀尖。
  • 9、1.指卫士举起刀斧等兵器交错架成门状。用以立誓或显示威力震慑对方。
  • 10、1.见"刀州梦"。
  • 11、1.见"刀头蜜"。
  • 12、1.古代文体之一。刻在刀上的铭文。
  • 13、1.旧时一种女式小脚鞋子。
  • 14、1.古代黥刑。
  • 15、1.亦作"刀籋"。 2.刀与镊子。除毛发的工具。亦借指理发整容。
  • 16、1.见"刀镊"。
  • 17、1.刀剑。
  • 18、1.指未装柄的刀身部分。 2.装在保险刀架内刮脸用的薄钢片。 3.装在机械上作切削用的片状刃具。
  • 19、1.古代货币。
  • 20、1.刀和枪。泛指武器。
  • 21、1.亦作"刀削"。 2.刀的套子。
  • 22、1.隋宫的嫔御名。
  • 23、1.刀用来切削的一边。 2.刀类兵器的泛称。 3.喻关键处。
  • 24、1.佛教语。地狱中的酷刑之一。 2.喻极险恶的境地。

操刀的相关查询

操刀的意思解释、操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