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ín zī  ]
  • ㄌ一ㄣˊ ㄗ
  • DOQ IVL

磷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磷缁”。

引证解释

⒈  见“磷緇”。

磷淄(lin zi)同音词

  • 1、林子[lín zi ]

    1.树林。

  • 2、檩子[lǐn zǐ ]

    1.即檩。也称桁条﹑檩条。

  • 3、磷缁[lín zī ]

    1.亦作"磷淄"。 2.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磷,谓因磨而薄;缁,谓因染而黑。后因以比喻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起变化。

  • 4、临淄[lín zī ]

    1.齐国故城。在山东省淄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周初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名营丘﹐齐胡公迁都薄姑﹐齐献公元年又迁回﹐称临淄。春秋战国时先后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韶院村﹐传为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 5、蔺子[lìn zǐ ]

    1.即兰子。

磷淄词语接龙

  • 1、1.污染侵蚀。
  • 2、1."涅而不淄"与"磨而不磷"的略语。谓染而不黑,磨而不薄。喻操守。坚贞。
  • 3、1.僧徒。因僧人多穿黑衣,故称。
  • 4、1.语出《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淄,通缁。后以"淄涅"比喻污点或不好的品质。
  • 5、1.唐方镇名。或称淄青平卢,或称平卢。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置,天佑二年(公元905年)为朱全忠所并。其间节度使李正己祖孙三代割据达五十四年之久。唐白居易有《贺平淄青表》。
  • 6、1.淄水和渑水的并称。皆在今山东省。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 2.比喻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 7、1.缁素;黑白。
  • 8、1.方言。对别人嘲讽自己的斥责语。
  • 9、博市在山东省中部,胶济铁路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2年设市。人口2574万(1995年)。富煤、铁、铝土等矿产。工业发达,有采矿、石油化工、钢铁、陶瓷等工业。有齐国都城遗址(临淄)、桓公台、齐陵、管仲墓、晏婴冢等名胜古迹。
  • 10、州砚1.山东省淄川县出产的石砚。
  • 11、茈草1.即紫草。又名茈?﹑藐。多年生草本植物。暗紫色,含紫草素,可作染料,也可药用。
  • 12、茈胡1.即柴胡。
  • 13、茈姜1.即紫姜。嫩姜。
  • 14、茈萁1.草名。一种蕨类植物。
  • 15、茈施1.犹藩蓠。
  • 16、茈虒1.不齐貌。
  • 17、茈鱼1.神话中的鱼名。
  • 18、泚笔1.以笔蘸墨。
  • 19、泚泚1.汗出貌。 2.清澈貌。
  • 20、泚额1.额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 21、泚颊1.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 22、泚颡1.泚额。
  • 23、泚颜1.犹汗颜。
  • 24、齐盛1.粢盛。放在祭器内供祭祀的谷物。齐﹐通"粢"。

磷淄的相关查询

磷淄的意思解释、磷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