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ān hàn  ]
  • ㄐ一ㄢ ㄏㄢˋ
  • AFA IF

鞯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鞍鞯。其饰垂于马的汗沟处,故称。

引证解释

⒈  鞍鞯。其饰垂于马的汗沟处,故称。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二:“韩嫣 金丸莎覆緑, 许公 韉汗杏黏红。”

鞯汗(jian han)同音词

  • 1、缄翰[jiān hàn ]

    1.书信。

  • 2、简翰[jiǎn hàn ]

    1.书简;书信。

  • 3、剑函[jiàn hán ]

    1.剑匣。

  • 4、坚悍[jiān hàn ]

    1.壮健。 2.强悍。 3.坚硬。

  • 5、谏函[jiàn hán ]

    1.谏书的封函。借指谏书。

  • 6、笺翰[jiān hàn ]

    1.纸笔。 2.书翰。

  • 7、渐涵[jiàn hán ]

    1.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

鞯汗词语接龙

  • 1、1.汗碱。2.花斑癣。
  • 2、1.汗斑,花斑癣。一种皮肤病。症状是皮肤上出现浅黄或褐色圆形的斑,抓后有鳞屑。
  • 3、1.汗邪。
  • 4、1.汗流气喘。有时用以形容激动紧张。
  • 5、1.出汗。多形容羞惭。
  • 6、1.中医驱逐风寒暑湿病邪于体外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疾病汗﹑吐﹑下三法之一。
  • 7、1.指马的前腋。即前腿和胸腹相连的凹形部位。马疾驰时为汗所流注,故称。
  • 8、1.混和污垢的汗。
  • 9、1.亦作"汗褂"。 2.即汗衫。
  • 10、1.见"汗挂"。
  • 11、1.水广大无际貌。
  • 12、1.谓帝王发布的必行的号令。语出《汉书.刘向传》:"《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颜师古注:"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如汗之出也。"
  • 13、1.蒙汗药,迷药。
  • 14、1.汗水的痕迹。
  • 15、1.方言。夹背心。
  • 16、1.见"汗流浃背"。
  • 17、用火烘烤竹简使失去水分,以便在上面书写。引申指著述:高风亮节传于汗简。参见“汗青”。
  • 18、汗干后留在衣帽等上面的白色痕迹。
  • 19、1.出汗的脚;脏脚。
  • 20、1.擦汗用的手巾;手帕。 2.腰带。
  • 21、1.烧酒的别称。因其是蒸馏酒,酿造时蒸气聚滴,如汗流出,故称。
  • 22、汗腺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汗从这里排泄出来。也叫毛孔。
  • 23、1.亦作"汗栗"。 2.因恐惧而出汗。
  • 24、1.汗珠。

鞯汗的相关查询

鞯汗的意思解释、鞯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