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施刑恰当。
⒉ 比喻关系亲近。
⒈ 像咬啮柔嫩的皮肤一样。比喻用刑恰当、顺利无碍。
引《易经·噬嗑卦·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汉·郑玄·注:「噬,啮也。啮者,刑克之谓也。处中得位,所刑者当,故曰噬肤也。」
⒉ 自咬其肌肤。比喻关系亲密。
引《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其上票骑将军印绶,罢归就第。」
1.宝石名。即猫睛石,俗称猫儿眼。
1.指服旁系亲属的丧服。
1.赋税。
1.青年男子。 2.通称男子。 3.士大夫;读书人。
1.封建时代士人的服饰。
1.指诗人的心胸。
1.谓以手承接﹑抱持。《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斋﹐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孔颖达疏﹕"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后因以指生子。
1.诗和赋。 2.指雅乐。
1.天子使者所持的符信。
1.副使,正使的属官。 2.指正使与副使。
噬肤的意思解释、噬肤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