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激昂雄壮。
引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尔风裁峭洁,志概激壮。”《明史·王文传》:“文 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彼其抚时感事,慷慨自数其齿,其言激壮,有足悲者。”
1.叩打。亦喻声韵铿锵。 2.犹打击﹐攻讦。
1.亦作"迹状"。亦作"迹状"。 2.行迹,迹象。
1.携带行装。 2.资装;行装。
1.谓极为壮观。
1.门戟和饰以毛羽的旗帜。泛指仪仗。
1. 打入地下以支承结构使之不沉陷的桩。
1.急速整装。 2.扎缚紧凑的装束。
1.症状。
1.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在本籍以外置备土地,设庄收租,谓之寄庄。明至清代前期,地主为逃避差徭,多在他处买田立庄;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
激壮的意思解释、激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