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ié chénɡ  ]
  • ㄉ一ㄝˊ ㄔㄥˊ
  • THGS KGF

牒呈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下呈上的文书。

⒉  清制,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府佐贰行知府,州县佐贰行州县,各用牒呈;直隶州知州行知府,用牒呈;两司首领行知府,用牒呈;府厅于提督用牒呈;司道于司道用牒呈;州县于副将用牒呈。”参阅《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

引证解释

⒈  下呈上的文书。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公移》:“今制……下达上者曰咨呈,曰案呈,曰呈,曰牒呈,曰申。”

⒉  参阅《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参阅《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

清 制,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府佐贰行知府,州县佐贰行州县,各用牒呈;直隶州知州行知府,用牒呈;两司首领行知府,用牒呈;府厅于提督用牒呈;司道于司道用牒呈;州县于副将用牒呈。”

牒呈(die cheng)同音词

  • 1、跌成[diē chénɡ ]

    1.古代赌博戏的一种。以钱为赌具,掷钱为戏,以字(钱上有字的一面)幕(钱上无字的一面)定输赢。

牒呈词语接龙

  • 1、1.谓呈送归案。
  • 2、1.呈文上报;上报。
  • 3、1.上呈的稿本。
  • 4、1.显现。
  • 5、1.犹禀报。
  • 6、1.亦作"呈辞"。 2.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 7、1.见"呈词"。
  • 8、1.犹呈送。
  • 9、稿1.呈文的底稿。
  • 10、1.上报。
  • 11、1.显示才华。
  • 12、1.谓举荐而使谒见。 2.呈现。
  • 13、1.上交,递交。
  • 14、1.敬辞。呈上请教。
  • 15、1.犹呈送。
  • 16、1.呈上试卷。
  • 17、1.上告。
  • 18、1.犹呈阅。
  • 19、1.显露,显现。 2.犹坦荡。
  • 20、1.犹进见,谒见。
  • 21、1.呈报使明白。
  • 22、1.犹缴纳。
  • 23、1.显示不凡。
  • 24、1.犹申请。

牒呈的相关查询

牒呈的意思解释、牒呈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