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ì jiànɡ  ]
  • ㄓˋ ㄐ一ㄤˋ
  • TGM ARK

制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制造。

引证解释

⒈  犹制造。

《楚辞·天问》:“女媧 有体,孰制匠之?”
蒋骥 注:“问 女媧 有奇异神变之体,谁制而造之乎?”

制匠(zhi jiang)同音词

  • 1、之江[zhī jiānɡ ]

    1.谓江流之曲折如"之"字者。如古浙江及今钱塘江下游闻家堰至闸口一段即有此称。

  • 2、直讲[zhí jiǎnɡ ]

    1.官名。辅助博士讲授经学。

  • 3、执将[zhí jiānɡ ]

    1.主将。

  • 4、智将[zhì jiānɡ ]

    1.足智多谋的将领。

  • 5、支疆[zhī jiānɡ ]

    1.支援边疆。

  • 6、纸浆[zhǐ jiānɡ ]

    草、木、棉、麻等纤维原料经机械或化学方法处理成浆状的纤维物质。是造纸的原料。可分为机械浆、化学浆和半化学浆等。机械浆几乎含有植物的全部成分。化学浆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包括亚硫酸盐纸浆、硫酸盐纸浆等。半化学浆比化学浆含有较多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 7、知奬[zhī jiǎnɡ ]

    1.赏识赞许。

  • 8、制浆[zhì jiānɡ ]

    1. 用液体和不溶解的固体颗粒制成悬浮液。

  • 9、陟降[zhì jiànɡ ]

    1.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朱熹集传﹕"盖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马瑞辰通释﹕"《集传》之说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闵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文王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2.犹往来。 3.谓中晷影

制匠词语接龙

  • 1、1.指从外地轮班征调到京师官办手工业中服徭役的工匠。
  • 2、1.谓写作文章。 2.谓板滞﹑不生动的诗文。
  • 3、1.即匠石。
  • 4、1.培养造就。
  • 5、1.施工的费用。
  • 6、1.工匠。
  • 7、1.世业的工匠。 2.元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明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
  • 8、1.教化。
  • 9、1.工匠用界尺作的图画。后指缺乏艺术特色的作品。
  • 10、1.匠人的户籍。
  • 11、1.在军籍的匠人。
  • 12、1.见"匠丽"。
  • 13、1.见"匠丽"。
  • 14、1.精心整治。
  • 15、1.亦作"匠骊"。亦作"匠黎"。 2.复姓。春秋时有匠丽氏,见《左传.成公十七年》。《史记.晋世家》作"匠骊";《大戴礼记.保傅》作"匠黎"。
  • 16、工匠气质,谓作品呆板流俗,缺乏灵气与特点:作盆景第一要顺其自然,简洁大方,若故意造作,强为姿态,则不免匠气。
  • 17、旧指手艺工人。
  • 18、1.主管众工匠的官员。周代始设,相当于汉以后的将作大匠。 2.泛指工匠。
  • 19、1.古代名石的巧匠。《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亦用以泛称能工巧匠或擅长写作的人。
  • 20、1.木匠;工匠。
  • 21、1.治世。
  • 22、1.技艺高明的能手。
  • 23、1.犹匠心。
  • 24、〈书〉巧妙的心思:独具~ㄧ~独运。

制匠的相关查询

制匠的意思解释、制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