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ào shù  ]
  • ㄓㄠˋ ㄕㄨˋ
  • QII OAO

兆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言兆民。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兆民。

《后汉书·崔駰传》:“济此兆庶,出於平易之路。”
唐 元结 《二风诗·至劳》:“呜呼劳王,功亦何大!去尔兆庶,洪湮灾害。”
明 归有光 《洪范传》:“‘建用皇极’者,天於兆庶之中,独命皇以治之。”

兆庶(zhao shu)同音词

  • 1、兆数[zhào shù ]

    1.卜筮的征兆。

  • 2、找赎[zhǎo shú ]

    <⒁>找零钱:自备零钞,恕不~。

  • 3、招书[zhāo shū ]

    1.旧时审问犯人时负责记录供词的人员。

  • 4、招数[zhāo shù ]

    1.武术上的动作。 2.比喻办法﹑手段。

  • 5、诏书[zhào shū ]

    1.皇帝颁发的命令。

  • 6、诏疏[zhào shū ]

    1.诏书和奏疏。

  • 7、昭述[zhāo shù ]

    1.明白记述。

  • 8、赵书[zhào shū ]

    1.指元赵孟俯的书法作品。

  • 9、照数[zhào shù ]

    1.依照一定的数量。

  • 10、着数[zhāo shù ]

    1.犹言算得上,能算数。

兆庶词语接龙

  • 1、1.诸侯众国。
  • 2、1.众伯。伯,古时管辖一方的长官。《书.酒诰》:"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孔传:"众伯。"一说为邦伯。
  • 3、1.众同僚。
  • 4、1.庶出。
  • 5、1.妾所生之长子。 2.官爵名。春秋时秦国设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卿。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级爵,从第十级到第十八级,属于庶长一等。汉袭秦制,也置庶长。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 6、1.《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
  • 7、1.众多。 2.多,赞许。
  • 8、1.妾所生(的子女)。
  • 9、1.庶出之弟。
  • 10、1.清代妃嫔之一。地位较低。
  • 11、1.为众人信服。
  • 12、1.指朝廷诸掌管府藏之吏。 2.指政府各部门。
  • 13、1.指嫡子的众妾或庶子的妻妾。
  • 14、1.百官。
  • 15、1.《书.益稷》:"敷纳以言,明庶以功。"孔传:"使陈布其言,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后以"庶功"称各种事功。
  • 16、1.庶出的姑母。
  • 17、1.驱除毒虫。
  • 18、1.各种官职。 2.百官。多指一般官员。
  • 19、1.众国。指各诸侯国。
  • 20、1.犹言庶几乎。近似,差不多。
  • 21、1.众草;群花。
  • 22、1.庶类,万类。
  • 23、1.或许,也许。
  • 24、1.众姬妾;众妃嫔。

兆庶的相关查询

兆庶的意思解释、兆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