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ànɡ xiánɡ  ]
  • ㄕㄤˋ ㄒ一ㄤˊ
  • H OUK

上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的大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大学。

《礼记·王制》:“有虞氏 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
郑玄 注:“上庠,右学,大学也。”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復本源。至使公卿子孙,耻游太学,工商凡冗,或处上庠。”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此人若回来寻时,可叫他来京师上庠 贯道斋 寻问 林上舍 名 积 字 善甫,千万!千万!不可误事。”

国语辞典

⒈  古代称位在京师的国立大学为上庠。

《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此人若回来寻时,可叫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

上庠(shang xiang)同音词

  • 1、赏项[shǎnɡ xiànɡ ]

    1.赏赐的款项。

  • 2、上相[shànɡ xiānɡ ]

    1.天子举行大典时,主持礼仪的官员。 2.对宰相的尊称。 3.泛称大臣。 4.宋代称居首位的宰相。 5.星名。

  • 3、上襄[shànɡ xiānɡ ]

    1.犹上驾。马之最良者。《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郑玄笺:"襄,驾也,上驾者,言为众马之最良也。"一说,犹言前驾。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上者,前也,上襄犹言前驾,谓并驾于车前。"

  • 4、上详[shànɡ xiánɡ ]

    1.旧时属下备文向上司呈报叫"上详"。

  • 5、上翔[shànɡ xiánɡ ]

    1.谓凤鸟飞鸣于空中。 2.指飞升。

  • 6、上项[shànɡ xiànɡ ]

    1.前述事项。

  • 7、尚享[shànɡ xiǎnɡ ]

    1.见"尚飨"。

  • 8、尚飨[shànɡ xiǎnɡ ]

    也作“尚享”。旧时用作祭文的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享|临风洒泣,气尽心孤;子止于此,况于吾徒。呜呼哀哉,尚飨!

上庠词语接龙

  • 1、1.古代地方所设学校。
  • 2、1.古代学校。均,成均。
  • 3、1.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
  • 4、1.古代乡学之门。 2.指学校。
  • 5、科举制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
  • 6、1.指在学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
  • 7、1.《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 8、1.古代学校。
  • 9、1.古代学校。
  • 10、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 11、1.古代地方学校。
  • 12、潒潒1.荡漾貌。
  • 13、迒陌1.布满兽蹄迹印的田间小路。
  • 14、迒蹄1.兽类的脚迹。
  • 15、閧端1.起哄而挑起事端。
  • 16、閧聚1.群集喧闹。
  • 17、閧闉1.里巷和瓮城。
  • 18、銗镂1.古铜器名。釜属。熟食器。
  • 19、銗筩1.古代接纳告密文书的器具。
  • 20、降龙1.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
  • 21、降顺1.投降归顺。
  • 22、降伏1.降服﹔制伏。
  • 23、降伏降服;制服:望风降伏|我一定要降伏这匹野马。
  • 24、降服1.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 2.犹降物。谓穿素服。 3.旧制。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

上庠的相关查询

上庠的意思解释、上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