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fǒu  ]
  • ㄕˋ ㄈㄡˇ
  • J DHKF
  • 连词

是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对不对;是不是。

引证解释

⒈  对不对;是不是。

宋 苏轼 《申省乞不定夺役法议状》:“乞取 孙尚书 及 軾 所议付臺諫给舍郎官,定其是否,然后罢其不可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我未曾到过外国,也不知他的説话,是否全靠得住。”
刘半农 《敲冰》诗:“请问人间:是否人人都有喝到的福?”

国语辞典

⒈  对或错。

宋·苏轼〈申省乞不定夺役法议状〉:「乞取孙尚书及轼所议付台谏给舍郎官定其是否,然后罢其不可者。」

⒉  对不对、是不是。表示然否的疑问副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我未曾到过外国,也不知他的说话,是否全靠得住。」

英语翻译

whether (or not)​, if, is or isn't

德语翻译

oui ou non, si

法语翻译

ob (Konj)​, Ist es so (oder nicht)​

是否词语接龙

  • 1、1.穷困;时运不好。
  • 2、1.闭塞不通。
  • 3、1.《易》的两个卦名。"否"为天地不交;"剥"为阴盛阳衰。后多以指时运乖舛。
  • 4、1.壅蔽之道。
  • 5、1.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 6、①否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跟‘肯定’相对):全盘~ㄧ~一切。 ②表示否认的;反面的(跟‘肯定’相对):~判断。
  • 7、1.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
  • 8、1.谓无知的妇人。
  • 9、1.见"否隔"。
  • 10、1.亦作"否鬲"。 2.隔绝不通。
  • 11、1.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
  • 12、否定(议案):提案被~了。
  • 13、1.犹苦口。
  • 14、1.犹乖戾。
  • 15、1.犹言困顿受挫。
  • 16、不承认:矢口~ㄧ~事实。
  • 17、1.闭塞不通。 2.犹困厄。
  • 18、1.《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后因以"否桑"比喻命运。
  • 19、1.《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
  • 20、本为《周易》里两个卦名。天地交而万物通,叫“泰”;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叫“否”。用以指世道盛衰、人事通塞、运气好坏等: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 21、1.邪恶之心。
  • 22、1.厄运,坏运。
  • 23、1.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 2.品评,褒贬。
  • 24、连词,是‘如果不这样’的意思:首先必须把场地清理好,~无法施工。

是否的相关查询

是否的意思解释、是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