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ǐn háo  ]
  • 一ㄣˇ ㄏㄠˊ
  • XH YPE

引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挥笔。

引证解释

⒈  挥笔。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王智兴》:“小吏亦置牋於 智兴 前,於是引毫立成。”

引毫(yin hao)同音词

  • 1、音耗[yīn hào ]

    1.音信;消息。

  • 2、吟毫[yín háo ]

    1.写诗的笔。

  • 3、引号[yǐn hào ]

    1.标点符号的一种。表示文中引用或特别提示的部分。有时也用来表示贬义峓_定。竖行文字开始时用﹃,结束时用﹄;横行文字用""。用引号的话里还有需要用引号的话,外边一层用双引号,里边一层用单引号(﹂﹁或''。

  • 4、印号[yìn hào ]

    1.官印和官号。 2.犹今之商标。

  • 5、姻好[yīn hǎo ]

    1.姻亲。 2.婚配。

  • 6、寅好[yín hǎo ]

    1.旧称有交情的同僚。

  • 7、银毫[yín háo ]

    1.指煮茶用的毫瓯。上有白纹如兔毫﹐故名。 2.指毛笔。 3.即银角子。 4.指铝质分币。

  • 8、银号[yín hào ]

    1.旧时规模较大的钱庄。

引毫词语接龙

  • 1、一毫一厘。形容极少的数量:~不爽丨失之~,谬以千里。
  • 2、1.喻指极其微薄的力量。
  • 3、毫毛的尖头。形容极其微小:举百倍之势,而立毫芒之功。
  • 4、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多用于比喻:不准你动他一根~。
  • 5、1.兽尾毛。
  • 6、1.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
  • 7、1.一种长度单位。一毫米等于一米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厘。
  • 8、〈书〉毫毛的梢儿。比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之差丨~之利。
  • 9、1.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
  • 10、1.公制容量单位。一毫升等于一升的千分之一。又称西西。
  • 11、1.毫毛与黍粒。比喻极微小。
  • 12、1.犹丝豪。极言微小或微少。毫﹑丝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 13、①毛笔和作字画用的白色细绢。泛指纸笔:泪沾毫素不成篇。 ②指文章,书信:殚精于毫素|灵心永通,无烦毫素。
  • 14、1.谓丝毫的差误。
  • 15、1.光彩﹐光芒。传说犀角有光﹐故云。
  • 16、1.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 17、1.笔锋﹐笔端。
  • 18、1.佛教语。指如来三十二相之一的白毫相。《佛藏经.了戒品》:"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后亦泛称佛相。
  • 19、1.指毛笔笔头的中心部分。
  • 20、旧时广东、广西等地区通行的本位货币。
  • 21、1.即毫洋。
  • 22、1.毛笔尖。犹笔端。
  • 23、针刺穴位用的针,根据粗细和长短的不同分为若干型号。
  • 24、1.即豪猪。

引毫的相关查询

引毫的意思解释、引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