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īnɡ mén  ]
  • 一ㄥ ㄇㄣˊ
  • OWWE UYH

膺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马的胸膛。

⒉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阤,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以“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

引证解释

⒈  马的胸膛。按, 南朝 宋 徐咸 《相马书》作“胸堂欲开”。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膺门沫赭,汗沟走血。”
李善 注:“《相马经》曰:‘膺门欲开,汗沟欲深。’”

⒉  后以“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唐 元稹 《陪诸公游通德湖》诗:“唯有满园桃李下, 膺 门偏拜 阮元瑜。”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诗:“吠声嗾国猘,公议怯 膺 门。”
前蜀 贯休 《别卢使君》诗:“幸到 膺 门下,频蒙俸粟分。”

膺门(ying men)同音词

  • 1、迎门[yínɡ mén ]

    1.迎候于门。语出《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汉郑玄笺:"诸侯燕见天子,天子必乘车迎于门。" 2.当门。

  • 2、郢门[yǐnɡ mén ]

    1.犹郢都。

  • 3、膺闷[yīnɡ mèn ]

    1.犹纳闷。

  • 4、应门[yìnɡ mén ]

    ①古代王宫的正门: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②看管门户: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5、营门[yínɡ mén ]

    1.军营之门。 2.借指营门的守卫者。

膺门词语接龙

  • 1、1.旧俗春节时悬挂在门上的彩饰。
  • 2、1.门吏之长。
  • 3、1.犹门廷。门外之地。
  • 4、齿1.上下颌前方中央部位的牙齿。人的门齿上下各有四枚,齿冠呈凿形,便于切断食物。俗称门牙﹑板牙。
  • 5、1.因祖先的功劳而得到的恩宠。
  • 6、1.古时的一种曲艺形式。
  • 7、1.门前。 2.门阀的等第。
  • 8、1.谒见时所用的名帖。汉初未有纸,削木竹为刺,写姓名于上,故称。
  • 9、1.堂房子弟。
  • 10、1.子孙不繁,门户衰微。 2.指完成某工程的总清册。
  • 11、犹“脚路”。办事的门路或方法:这人交际广,有门道|修电视机还是有些门道的。
  • 12、1.犹门第。
  • 13、1.见"门弟子"。
  • 14、古代的家族等第。权贵之家称“高门”,贫贱之家称“寒门”,社会地位完全不同:门第差异,难以婚配|门第相当。
  • 15、1.给官府或大户人家等看门的人。
  • 16、1.赴宫廷谢恩。
  • 17、1.家世相传的优秀品行。
  • 18、1.家门的世系。 2.家门的功业。
  • 19、婿1.亦作"门婿"。 2.入赘的女婿。
  • 20、1.根据门第高低选任官员。
  • 21、1.建于军门前的牙旗。借指营门。 2.门齿的通称。
  • 22、1.门框上端的横木。
  • 23、1.登门吊唁。
  • 24、1.家门或师门相传的术业。

膺门的相关查询

膺门的意思解释、膺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