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封建时代地方官吏向人民勒索来定期送给皇帝的各种附加税。
例蔡京又设法搜求羡余钱粮,以助供应。——《小五义》
英present additional taxes to the emperor regularly;
⒈ 盈余的赋税。
引《新唐书·卷一六六·令狐楚传》:「方营景陵,诏楚为使,而亲吏韦正牧、奉天令于翚等不偿佣钱十五万缗,楚献以为羡余,怨诉系路。」
唐·白居易〈秦中吟·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1.《韩非子.说林下》:"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后用为相助之典。
1.奉承阿谀。
1.春秋时楚人卞和得宝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楚文王即位,和抱玉璞哭于荆山下,楚王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为典,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
1.指进献食物给皇上。
1.喻美女之手。
1.犹衔璧。 2.镶嵌着玉。
1.指御辇,皇家用的车驾。
1.仙宫。借指道观。 2.借指斋宫。
传说中仙人常骑鹤,故以“仙羽”指鹤:华亭养仙羽。
1.仙界。
羡余的意思解释、羡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