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ǎo jù  ]
  • ㄅㄠˇ ㄐㄨˋ
  • PGY HW

宝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珍贵的器物。

⒉  珍贵的贝壳。

引证解释

⒈  珍贵的器物。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入内上寿》:“诸女童队出 右掖门,少年豪俊,争以宝具供送饮食酒果迎接,各乘骏骑而归。”
《元典章·户部十三·解典》:“缘珍珠与金银均是宝具,难与疋帛衣物相比。”

⒉  珍贵的贝壳。参见“宝贝”。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碑》:“岂徒照车十乘,列 隋氏 之明珠;盈篚万金,积 大颠 之宝具而已。”

宝具(bao ju)同音词

  • 1、暴举[bào jǔ ]

    1.残暴的行动。 2.指暴动。

  • 2、保举[báo jǔ ]

    向上级荐举有才或有功的人,使得到提拔任用。

  • 3、保据[bǎo jù ]

    1.占据。

  • 4、保聚[bǎo jù ]

    1.聚众守卫。 2.聚集使不离散。

  • 5、宝局[bǎo jú ]

    1.高妙的棋局。 2.赌局;赌场。

  • 6、宝炬[bǎo jù ]

    1.蜡烛的美称。

  • 7、包苴[bāo jū ]

    1.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

  • 8、包橘[bāo jú ]

    1.橘子的一种。

  • 9、包举[bāo jǔ ]

    总括;全部占有:~无遗。

  • 10、苞苴[bāo jū ]

    ①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 ②指馈赠的礼物: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又指贿赂:苞苴公行。

宝具词语接龙

  • 1、1.山名﹐在今河南省密县。
  • 2、1.犹具在。
  • 3、1.匈奴饰金的腰带。
  • 4、1.备述。
  • 5、1.《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具﹐犹俱;尔﹐通"迩"。本为都很亲近之意﹐因上句有兄弟二字﹐后遂以为兄弟的代称。
  • 6、1.鉴别韵律的听力。
  • 7、1.备文揭发。
  • 8、1.完全认罪。
  • 9、1.万物。 2.谓所备祭品。指酒牲食具等祭物。
  • 10、1.尽知﹐全知。
  • 11、1.谓题写官衔。
  • 12、1.完全清楚。
  • 13、1.具体的形象。
  • 14、1.谓供置众物和打扫。 2.齐备﹐完备。
  • 15、1.详述﹐备述。
  • 16、1.完全服罪。 2.朝服。
  • 17、1.详细告诉。 2.备文告发。
  • 18、1.谓备办斋供。
  • 19、1.配备应有的官员。 2.居官。谓徒居官位。 3.犹具位。
  • 20、1.用玉装饰的剑。
  • 21、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文件:~完案ㄧ~领回失物。
  • 22、1.见"具足戒"。
  • 23、1.谓具备所有条件。《荀子·王制》:"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王先谦集解:"具具者﹐王﹑霸﹑存﹑亡之具毕具也。"一说,犹忽然。见朱起凤《辞通·七遇》。
  • 24、1.徒有名位而不尽职的君主。

宝具的相关查询

宝具的意思解释、宝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