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ǔ hàn  ]
  • ㄩˇ ㄏㄢˋ
  • NNY FJW

羽翰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翅膀。

⒉  飞翔;飞升。

⒊  指书信或文章。

引证解释

⒈  翅膀。

南朝 宋 鲍照 《咏双燕》之一:“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差池。”
唐 孟郊 《出门行》之二:“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明 张景 《飞丸记·月下伤怀》:“思痴无羽翰,想极梦魂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已看文彩振鵷鸞,重向青霄刷羽翰。”

⒉  飞翔;飞升。

唐 李绅 《华顶》诗:“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清 汪懋麟 《阻东昌三日》诗:“舟前花鸭凭游戏,天上飞鸿自羽翰。”

⒊  指书信或文章。

清 姚鼐 《送江宁郡丞王石丈运饷入蜀》诗:“忆昔趋阶序,初欣见羽翰。”
郭沫若 《纪念孙中山》诗之三:“天高风净雁声还,寄语 臺 澎 托羽翰。”

羽翰(yu han)同音词

  • 1、余憾[yú hàn ]

    1.遗憾。

  • 2、余寒[yú hán ]

    1.大寒之后尚未回暖时的寒气;残馀的寒气。

  • 3、狱汉[yù hàn ]

    1.星名。

  • 4、愚憨[yú hān ]

    1.愚钝傻憨。

  • 5、愚悍[yú hàn ]

    1.愚昧凶悍。

  • 6、御寒[yù hán ]

    1. 防冷;保暖。

  • 7、御扞[yù hàn ]

    1.同"御捍"。

  • 8、御捍[yù hàn ]

    1.防御,保卫。

  • 9、鱼函[yú hán ]

    1.古时所用的鱼形信函﹑信封。 2.代称书信。

  • 10、雨汗[yǔ hàn ]

    1.汗流如雨。

羽翰词语接龙

  • 1、1.屏障。 2.遮盖;掩护。
  • 2、1.指文辞。
  • 3、1.对翰林前辈的敬称。
  • 4、1.指笔砚。
  • 5、1.犹辞章。
  • 6、1.谓以虚声而登高位。语本《易.中孚》:"翰音登于天,贞凶。"
  • 7、1.书籍;书札文牍。
  • 8、1.捍卫。
  • 9、1.高飞。
  • 10、1.古代北海名。《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禅于孤洐,登临翰海。"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按,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海名。但据今人岑仲勉考证,既云"登临",则是山非海,"翰海"当即今蒙古杭爱山的不同音译。或以为突厥语称高山中的深谷为,略去尾音,可译成"杭海"或"翰海"。后亦用以泛指戈壁滩。参见"瀚海"。参阅岑仲勉《自汉至唐漠北几个地名之考定》﹑柴剑虹《"瀚海"辨》。
  • 11、1.犹羽翼。
  • 12、1.棺材四旁及上面的彩绘装饰。
  • 13、1.见"翰迹"。
  • 14、1.犹激越。
  • 15、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 16、1.羽毛。
  • 17、〈书〉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 18、1.捍卫。
  • 19、1.指书画。
  • 20、1.犹辞林。
  • 21、1.文辞,著述。
  • 22、1.翰林学士的简称。
  • 23、1.《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因以"翰音"为鸡的代称。 2.飞向高空的声音。比喻徒有虚声。
  • 24、1.文苑。文翰荟萃之处。 2.翰林院的别称。

羽翰的相关查询

羽翰的意思解释、羽翰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