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lǐ  ]
  • 一 ㄌ一ˇ
  • G GJ

一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同一准则。一个道理。温习一次。同一地理区域。

引证解释

⒈  同一准则。

《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
《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
《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明 胡居仁 《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

⒉  一个道理。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
宋 真德秀 《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
《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

⒊  同一地理区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吴 侵伐,大过五也。”

⒋  温习一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一理(yi li)同音词

  • 1、昳丽[yì lì ]

    1. 神采焕发,容貌美丽。如:形貌昳丽。——《战国策·齐策》。

  • 2、仡立[yì lì ]

    1.直立不动。

  • 3、仡栗[yì lì ]

    1.迅疾貌。

  • 4、谊理[yì lǐ ]

    1.义理﹔道理。

  • 5、一力[yí lì ]

    1.协力;合力。 2.一把气力。指一人之力。 3.尽力;竭力。 4.独力。 5.一个仆人。

  • 6、一例[yí lì ]

    ①同等;一律:一例而论|内外一例|市价高下,所在一例。 ②一种体制、规则:别立一例。 ③一个例证:举一例以明之|此为“欲速不达”之一例。

  • 7、屹立[yì lì ]

    1.高耸挺立。

  • 8、屹栗[yì lì ]

    1.畏惧不安貌。

  • 9、乙力[yǐ lì ]

    1.复姓。北魏有乙力支。见《魏书.勿吉传》。

  • 10、疑立[yí lì ]

    1.凝立;正立不动。疑﹐通"凝"。

一理词语接龙

  • 1、管理财物或财务:当家~ㄧ~之道。
  • 2、理 ⑥:不加~ㄧ大家都不~他。
  • 3、1.犹扶杖,拄杖。
  • 4、1.犹审理。
  • 5、1.治理财产。
  • 6、1.善于办事的好名声。
  • 7、1.处理。
  • 8、1.治世。
  • 9、应当;理所当然:~如此。
  • 10、1.道理;理法。 2.理政之道。 3.指文章的义理。
  • 11、1.谓政治安定。
  • 12、1.督促办理。 2.订正;整理。
  • 13、1.犹督办,催办。
  • 14、1.宋朝皇帝理宗﹑度宗的并称。
  • 15、理亏。
  • 16、1.审理判决。
  • 17、1.公堂对质。
  • 18、1.惩治恶人。
  • 19、剪短并修整头发:~员ㄧ我去理个发。
  • 20、1.义理和章法。 2.礼法;伦理规范。 3.规律;法则。
  • 21、照理应该;理当:您年纪这么大,我们~照顾您。
  • 22、1.谓治事干练。
  • 23、1.理科和工科的并称。
  • 24、1.治理之功绩。

一理的相关查询

一理的意思解释、一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