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o zhí  ]
  • ㄅㄠˊ ㄓˊ
  • AISF GQF

薄殖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薄植”。

⒉  根基薄弱;学识浅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薄植”。根基薄弱;学识浅薄。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盖止见古体,仍然无愧高手;若止存律调,即古诗从未窥见,其为薄殖无疑矣。”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我辈薄植,偶作一二短书杂説,輒姁姁姝姝,有亟於表襮之心,读此能不颜厚!”

薄殖(bao zhi)同音词

  • 1、保值[bǎo zhí ]

    指保持货币购买力的原有价值:~储蓄。

  • 2、保殖[bǎo zhí ]

    1.谓维持其生长﹑繁殖。

  • 3、保治[bǎo zhì ]

    1.治理使安定。

  • 4、保质[bǎo zhì ]

    1.三国时,边将屯守,规定留其妻﹑子于后方,以为人质,称保质。

  • 5、宝芝[bǎo zhī ]

    1.旧时道教称灵芝。灵芝,蕈的一种,菌盖肾脏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环纹,并有光泽。可入药,有滋补作用。

  • 6、宝质[bǎo zhì ]

    1.以宝物充当的抵押品。

  • 7、宝置[bǎo zhì ]

    1.犹珍藏。

  • 8、暴炙[bào zhì ]

    1.谓日晒火烤。 2.比喻威慑或熏陶感化。

  • 9、儤直[bào zhí ]

    1.亦作"儤值"。 2.官吏在官府连日值宿。 3.指值宿的同僚。

  • 10、儤值[bào zhí ]

    1.见"儤直"。

薄殖词语接龙

  • 1、1.增殖财货。 2.谓经商。
  • 2、1.置产;增殖财产。
  • 3、1.增殖财货。
  • 4、1.生利;营利。
  • 5、1.原指强国向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在资本主义时期,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
  • 6、1.营谋私利。
  • 7、1.犹物产。
  • 8、1.平正貌。
  • 9、1.种植。
  • 10、1.增殖资财。谓经商。
  • 11、民地原指被别国入侵并被大量迁入别国移民的国家和地区。后指被帝国主义国家入侵,丧失了独立和主权,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的国家和地区。
  • 12、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政治干涉、经济剥削和军事侵略把弱小国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政策。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表现为海盗式的掠夺、欺诈式的贸易和贩卖奴隶等方式;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主要采用军事、经济和文化侵略的手段,使弱小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丧失独立和主权,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市场和军事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采用新殖民主义政策,即打着“友好”的招牌,通过经济、军事援助和文化渗透或支持政变、扶植傀儡政权、组织政治和军事集团等方式继续控制别国,以保持和扩大
  • 13、茝若1.汉宫殿名。在未央宫内。 2.白芷和杜若,皆香草名。
  • 14、茝药1.即白芷。
  • 15、捗攎1.收乱草。
  • 16、捗摅1.收敛。
  • 17、絺葛1.葛布。
  • 18、絺褐1.麻布短衣。
  • 19、絺绘1.见"絺句绘章"。
  • 20、絺巾1.细葛布巾。
  • 21、絺纩1.葛布与丝绵。指夏衣与冬衣。
  • 22、絺冕1.古代贵族用的有绣饰的礼帽。
  • 23、絺裘1.指夏衣与冬衣。
  • 24、絺素1.细白葛布。

薄殖的相关查询

薄殖的意思解释、薄殖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