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责骂诋毁。
引《陈书·傅縡传》:“比有弘《三论》者,雷同訶詆,恣言罪状。”《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问 正淳 :‘ 陆氏 之説如何?’曰:‘癸卯相见,某於其言不无疑信相半。’曰:‘信是信甚处?疑是疑甚处?’曰:‘信其论学,疑其訶詆古人。’”清 彭邦鼎 《闲处光阴》卷下:“毛西河 先生之《四书改错》,颇多訶詆,然亦有以啟之。”
阖府。
1.《吕氏春秋.辩土》:"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后生者为秕﹐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养其弟﹐不收其粟而收其秕。"后因以"禾弟"称秕子。
1.见"河堤"。
1. 河床的底部。
1.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
诃诋的意思解释、诃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