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ú zhú  ]
  • ㄩˊ ㄓㄨˊ
  • WGS KHLJ

余躅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留下的足迹。比喻先人制订的法规。

引证解释

⒈  留下的足迹。比喻先人制订的法规。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践 仲寧 之餘躅,奸邪歛手;签 孝仁 之远踪,羣胡革面。”

余躅(yu zhu)同音词

  • 1、与助[yǔ zhù ]

    1.犹赞助。

  • 2、浴主[yù zhǔ ]

    1.管理澡堂的人。

  • 3、于诸[yú zhū ]

    1.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 4、愚主[yú zhǔ ]

    1.愚昧的君主。

  • 5、预烛[yù zhú ]

    1.事先洞察。

  • 6、预祝[yù zhù ]

    1.预先祝贺。

  • 7、狱主[yù zhǔ ]

    1.讼案的当事人。 2.主管监狱的人。

  • 8、余朱[yú zhū ]

    1.剩馀的丹朱。比喻赤诚之心。

  • 9、余贮[yú zhù ]

    1.馀积。

  • 10、雩祝[yú zhù ]

    1.为祈雨而祭祀。

余躅词语接龙

  • 1、1.小步行走。引申为戒慎小心。
  • 2、1.顿足跳跃貌。
  • 3、1.道路。
  • 4、1.犹滔天。
  • 5、1.徘徊。
  • 6、1.徘徊不前。引申为觊觎﹑窥伺。
  • 7、1.行走貌。
  • 8、1.犹跺脚。
  • 9、朝离1.即株离。古东方少数民族乐名。
  • 10、枓栱1.斗栱。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
  • 11、藷藇1.即薯蓣。
  • 12、藷芋1.即藷藇。
  • 13、藷蔗1.甘蔗。
  • 14、鸀琟1.同"鸀鳿"。 2.鸟名。
  • 15、主诉1.医学上指病人对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病情的简要叙述。2.主要的诉讼。
  • 16、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
  • 17、主体①事物的主要部分:合唱队以中学生为主体|主体工程已经竣工。 ②见“主体与客体”。
  • 18、主土1.古代诸侯王始封时,取天子所授之土立为国社而奉之,谓之主土。 2.古代指掌管山川土地和百物生长之事。
  • 19、主王1.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
  • 20、主桅1. 帆船上首要的桅,通常从船首数起第二根桅。
  • 21、主维1.犹言作主。
  • 22、主位1.君主的权位。 2.主人的席位。 3.谓谨于职守,安于本位。 4.语法名词。主语所在的位置。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句作句子成分时,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可分为:主位﹑宾位﹑补(表)位﹑领位﹑副位﹑同位和呼位。在主位的,为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 23、主文1.指史官。 2.主持考试。 3.用以称主考官。 4.掌管文书;撰拟文稿。 5.用以称掌管文书的人员。 6.谓诗文不直陈而用比兴。 7.法律用语。旧时诉讼判决书上记载判决结论的第一段文字。
  • 24、主翁1.犹主人。与"客人"相对。 2.犹主人。与"仆人"相对。

余躅的相关查询

余躅的意思解释、余躅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