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ū kē  ]
  • ㄨ ㄎㄜ
  • TNN AWGK

乌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乌巾。

引证解释

⒈  即乌巾。参见“乌巾”。

唐 杜甫 《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晚风爽乌匼,筋力苏催折。”
浦起龙 心解引 薛梦符 曰:“乌匼,乌巾也。”

乌匼(wu ke)同音词

  • 1、武科[wǔ kē ]

    1.科举时代专为考试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设武举,为武科之始。以后历朝皆因之,但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明史.选举志二》。

  • 2、武克[wǔ kè ]

    1.见"武克"。

  • 3、无课[wú kè ]

    1.不征赋税。

  • 4、吾科[wú kē ]

    1.盾名。

  • 5、无柯[wú kē ]

    1.没有斧头。 2.没有枝丫。

  • 6、无可[wú kě ]

    1.犹言无可无不可。 2.不能,无法。 3.犹言没有可以。

  • 7、屋课[wū kè ]

    1.即屋税。

  • 8、午刻[wǔ kè ]

    1.正午,中午。

乌匼词语接龙

  • 1、地名,在山西。
  • 2、1.见"匼匝"。
  • 3、〈书〉周围环绕。
  • 4、毼鸡1.即鹖鸡。毼﹐通"鹖"。鸟名。似雉﹐善斗。
  • 5、蚵蚾1.动物名。蟾蜍类。明刘基《郁离子.鲁般》:"蟾蜍游于泱瀼之泽,蚵蚾以其族见,喜其类已也,欲与俱入月。"一说,蟾蜍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蟾蜍》。 2.?虫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虫》。
  • 6、磆碌1.犹咕噜。带不满情绪的小声说话。 2.滚动。
  • 7、勀剥1.苛刻。勀,同"克"。
  • 8、勀己1.克制自己。勀,同"克"。
  • 9、客邦1.指外国。
  • 10、客帮1. 过去对从外地成伙来本地做生意的商贩的称谓。
  • 11、客边1.犹客中。 2.犹言客人或外地人。
  • 12、客窆1.葬埋于他乡。
  • 13、客殡1.殡殓于外地。
  • 14、客鬓1.旅人的鬓发。
  • 15、客兵1.由外地流寓于本地的人组成的军队。 2.由外地调来的军队。 3.指战争中从外地来主动进攻的一方。
  • 16、客舱船或飞机中用于载运旅客的舱。
  • 17、客曹1.官名。汉成帝时始置,主管外国朝聘事务。光武帝时亦曾设置,主管护驾朝贺等事。后又分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至晋分南北左右四主客。唐宋时,隶属礼部,负责聘使﹑宴设﹑赐予等事。
  • 18、客槎1.指升天所乘之槎。用晋张华《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牛女事。
  • 19、客长1.旧时客店主人对客人的敬称。 2.旧时管辖矿工的一级头领。
  • 20、客场体育比赛中,主队所在的场地对客队来说叫客场。
  • 21、客倡1.流动谋生的歌伎。
  • 22、客嘲1.《汉书.扬雄传下》:"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謿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謿》。其辞曰:客謿扬子曰:……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后因以谓别人的嘲笑。謿,同"嘲"。
  • 23、客车铁路、公路上载运旅客用的车辆。铁路上的客车还包括餐车、邮车和行李车。
  • 24、客尘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乌匼的相关查询

乌匼的意思解释、乌匼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