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ě ɡuān  ]
  • ㄎㄜˇ ㄍㄨㄢ
  • SK CM
  • 形容词

可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值得看;可以看。

凡物皆可观。

be worth seeing;

⒉  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程度。

可观的收入。

appreciable; considerable;

⒊  优美好看。

这孩子仪容可观,说话伶俐。

graceful;

引证解释

⒈  可以看;值得看。

《易·序卦》:“物大然后可观。”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字画尚可观,文殊鄙俚。”
洪深 《劫后桃花》十八:“一路上果木树正是开花的时候,着实可观呢。”

⒉  优美。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其中有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者,为古讽。”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我看这孩子仪容可观,説话伶俐。”

⒊  指达到较高的程度。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 刘名健 ﹞相 孝庙 首尾二十年,相业甚可观。”
丁玲 《阿毛姑娘》第一章二:“其实单凭屋前的一百多株桑树,每年进款也就够可观的了。”

国语辞典

⒈  值得看,有观赏价值。

《易经·序卦》:「物大然后可观。」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⒉  表极甚之词。

《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高位重爵,坦然可观。」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

可观(ke guan)同音词

  • 1、客观[kè ɡuān ]

    ①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跟‘主观’相对):~存在ㄧ~事物ㄧ~规律。 ②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的(跟‘主观’相对):他看问题比较~。

  • 2、客官[kè ɡuān ]

    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 3、客馆[kè ɡuǎn ]

    1.招待宾客的处所。亦指旅店。

可观词语接龙

  • 1、①怀着犹豫的心情观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意存~丨徘徊~。 ②张望:四下~。
  • 2、1.即观阙。
  • 3、1.观赏文采。 2.宋代观文殿学士的简称。
  • 4、1.观看杂技﹑戏曲等的表演。 2.观看下棋。
  • 5、1.反观回想。
  • 6、1.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 2.观测天象。 3.谓取法,效法。
  • 7、1.看着好笑。
  • 8、1.犹楼台。
  • 9、1.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
  • 10、1.见"观衅"。
  • 11、1.观察行为。语出《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12、1.瞻仰。
  • 13、1.谓观察研究养生之道。
  • 14、也称“观世音”。佛教大乘菩萨。佛教说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女相观音的造像约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代以后。与阿弥陀佛和大势至合称为“西方三圣”。又与文殊、普贤、地藏合称“四大菩萨”。相传浙江普陀山是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
  • 15、1.观看杂戏。
  • 16、1.亦作"观游"。 2.观赏游览。
  • 17、1.见"观渔"。
  • 18、1.亦作"观鱼"。 2.春秋时鲁隐公故事。《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杨伯峻注:"鱼者意即捕鱼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昔鲁隐观渔于棠,《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后泛指观看捕鱼或观赏游鱼以为戏乐。
  • 19、1.宫殿楼阁。亦指道观佛寺。
  • 20、1.观摩效法。
  • 21、①具体的景象和景象给人的印象;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以壮~丨有碍~。 ②瞻望;观赏:楼阁建成后,~者络绎不绝。
  • 22、1.占卜。
  • 23、从旁观看战争、战斗,自己不参加。也借指体育竞赛时从旁观看助兴。
  • 24、原为美学术语,现也泛指仔细观察,审视:~传统文化|~现实,正视生活。

可观的相关查询

可观的意思解释、可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