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shuǐ  ]
  • ㄐ一 ㄕㄨㄟˇ
  • TKW II
  • 名词

积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ponding;

⒉  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hydrops;

引证解释

⒈  聚水。

《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附录《一九四九年日记·四月十三日》:“天雨,昨夜有雷声,今日路上积水,沟渠皆盈。”

⒉  指积聚的水。

《淮南子·兵略训》:“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於千仞之隄,若转员石於万丈之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地既滓浊,法应沉厚,凿土得泉,乃浮水上,积水之下,復有何物?”
宋 赵师侠 《小重山·农人以夜雨昼晴为夜春》词:“积水满春塍,緑波翻鬱鬱,露秧针。”
金 元好问 《山居杂诗》之六:“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⒊  指江海、湖泊或池沼。

南朝 宋孝武帝 《登作乐山》诗:“屯烟扰风穴,积水溺云根; 汉 潦吐新波, 楚 山带旧苑。”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积水驾 三峡,浮龙傍长津。”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积水不可极,安知 沧海 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何老庵》:“菴后有积水,曰 豢龙池,相传 何老 扰龙处。”

国语辞典

⒈  聚水。

《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⒉  聚集而不流动的水。

《三国演义·第五〇回》:「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

⒊  大海。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积水(ji shui)同音词

  • 1、给水[jǐ shuǐ ]

    供应生产或生活用水。

  • 2、激水[jī shuǐ ]

    1.湍急的水流。

  • 3、急水[jí shuǐ ]

    1.指常水或酸性水。

  • 4、击水[jī shuǐ ]

    ①拍打水面:举翼~。 ②指游泳。

  • 5、迹水[jì shuǐ ]

    1.亦作"迹水"。 2.脚印中的水。形容水小。

  • 6、籍税[jí shuì ]

    1.征收租税。

积水词语接龙

  • 1、1.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指鹏飞将起,以翼击水。后以喻远大前程。
  • 2、1.亦作"水鸡"。 2.水鸟名。 3.即青蛙。
  • 3、1.用以盛水的文具。
  • 4、1.水边。
  • 5、1.水的波纹。 2.指水波状的花纹。
  • 6、1.一种盛水的陶器。腹部较大。
  • 7、1.水中漩涡。
  • 8、1.水中生物;水产。
  • 9、1.水上的雾气。 2.像雾一样的小水点。
  • 10、西1.泛指水的西边。 2.古寺名。唐时胜地。包括水西寺﹑水西首寺﹑天宫水西寺。 3.花名。
  • 11、1.犀牛的一种。因生活于水中,故名。 2.见"水犀军"。 3.草名。
  • 12、1.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 13、腔肠动物,水螅虫纲。螅体圆筒形,营淡水生活。上端有口,周围所生细长中空的触手,布满刺细胞,用以捕食。下端为基盘,能分泌黏液,附着在其他物体上;有的又能形成气囊,使之浮上水面。能进行无性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 14、1.即水嬉。
  • 15、又称“河系”或“河网”。流域内各种水体构成脉络相通系统的总称。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沼泽、水库等。由干流及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是水系的主体。常见的水系形状有:树枝状、辐射状、平行状、格子状和网状等。
  • 16、1. 水面以下。如:对这个海湾水下情况了如指掌。
  • 17、1.亦作"水僊"。 2.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3.谓水葬者。 4.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5.琴曲名。《水仙操》的简称。 6.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 18、1.见"水仙"。
  • 19、1.水上险要之处。 2.水上保险的略语。
  • 20、线船体外形表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 21、1.河流﹑湖泊多的地区。
  • 22、1.谓水的气味香。 2.泽兰的别名。
  • 23、1.盛水用的装置。
  • 24、1.水灾的征兆。

积水的相关查询

积水的意思解释、积水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