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énɡ lénɡ  ]
  • ㄌㄥˊ ㄌㄥˊ
  • SLY SLY
  • 拟声词
  • AA式

楞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凸起显露貌。

⒉  象声词。

引证解释

⒈  凸起显露貌。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二章一:“雷大鹏 一见几年来的老首长,变成这么瘦骨楞楞的,不禁吃了一惊。”

⒉  象声词。

叶圣陶 《绿衣》:“潮水似的狂风在空际涌过,震得我室的窗楞楞地响。”
梁斌 《红旗谱》二一:“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把小刀子,用手一摸刀锋,噌楞楞地响。”

⒊  发呆貌。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何小姐 穿着件湖色短绸衫儿,一手扣着胸坎儿纽子,一手理着鬢角儿,两个眼皮儿还睡得楞楞儿的,从卧房里出来。”
沈从文 《萧萧》:“有一天,又听人说有好些女学生过路,听过这话的 萧萧,睁了眼做过一阵梦,楞楞的对日头出处痴了半天。”
欧阳山 《苦斗》六三:“吃完了饭,她两只眼睛楞楞地望着 胡杏 出神。”

楞楞(leng leng)同音词

  • 1、棱棱[lénɡ lénɡ ]

    ①威严的样子:正气棱棱|风节棱棱|立朝棱棱有风望。 ②形容瘦瘠:瘦骨棱棱|棱棱几根颈骨。 ③高耸突兀的样子:怪石棱棱|棱棱千峰|棱棱山谷|石渐棱棱露奇。

  • 2、冷冷[lěnɡ lěnɡ ]

    1.寒凉的样子。 2.冷淡;严肃。 3.表示讥讽的意味。

楞楞词语接龙

  • 1、1.眼睛发直,发楞。表示神志不清或惊恐失措。
  • 2、1.发楞,迟疑不决。
  • 3、1.棱角。
  • 4、1.狰狞,严厉。
  • 5、1.指力量大而劲头足的人。
  • 6、1.亦作"楞迦"。 2.山名。梵文Lank?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3.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 7、1.见"楞伽"。
  • 8、1.物体的边角或尖角。 2.比喻锋芒﹑本领。
  • 9、1.犹傻劲。指人一味蛮干或猛干的精神﹑情绪。
  • 10、1.地面突起的陡坎子。
  • 11、1.凸起显露貌。 2.象声词。
  • 12、1.梨的一种。
  • 13、1.杨梅的别名。
  • 14、1.长方木料。
  • 15、1.惊奇发呆貌。
  • 16、1.冒失莽撞的人。
  • 17、1.犹愣怔。
  • 18、1.失神,发呆。
  • 19、1.楞角边缘。
  • 20、怔怔1.形容发楞的样子。
  • 21、子眼1.谓不正常地直瞪着眼。
  • 22、冲冲1.鲁莽冒失的样子。
  • 23、伽瓶1.僧人用的盛水器。
  • 24、伽僧1.泛指僧人。

楞楞的相关查询

楞楞的意思解释、楞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