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ù sònɡ  ]
  • ㄙㄨˋ ㄙㄨㄥˋ
  • YRY YWCY
  • 名词

诉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法律名词。诉讼是人民或检察官请求司法官本着司法权作裁判的行为。

民事诉讼。

lawsuit; litigation; legal action;

引证解释

⒈  向执法机关提出控告、申诉,要求评判曲直是非。

《后汉书·陈宠传》:“西州 豪右并兼,吏多姦贪,诉讼日百数。”
宋 苏舜钦 《太子太保韩公行状》:“郡将 皇甫选 为世吏师,开公治状,叹伏不已,又貽之书而称美之。自是他邑诉讼之不决者,必属公平处。”
梁斌 《红旗谱》五一:“严知孝 不愿走动衙门,多管诉讼上的俗事。”

国语辞典

⒈  法律上指因私权不获履行、受到侵害、或其他事项争执不能解决时,请求司法机构本于司法权,依法裁判的行为。

诉讼(su song)同音词

  • 1、宿讼[sù sònɡ ]

    1.长久未决的诉讼案件。

  • 2、酥松[sū sōnɡ ]

    1.松软。 2.疏懒松弛。

  • 3、速讼[sù sònɡ ]

    1.招致诉讼。

诉讼词语接龙

  • 1、1.争论的人。
  • 2、1.控告军府。 2.审理讼案的官府。
  • 3、1.指衙门﹐官署。
  • 4、1.好讼之鬼魅。
  • 5、1.唆使别人打官司﹐借以从中取利的恶棍。
  • 6、1.谓自责其过失。
  • 7、1.谓为众人所见。讼﹐通"公"。
  • 8、1.案件。
  • 9、1.即讼棍。
  • 10、1.谓断案公平﹐无冤案。 2.控诉﹐诉讼。
  • 11、1.听讼﹑决狱之神灵。
  • 12、1.旧时为了表示愿意听取人民的冤情﹐悬于官府大门外﹐让上诉者敲击的铃。
  • 13、鹿1.《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后以"讼鹿"为计较名利得失之典。
  • 14、1.诉讼之民。
  • 15、1.争曲直。
  • 16、1.诉讼的案件。
  • 17、1.争辩。
  • 18、1.争论﹑喧哗。
  • 19、1.古代管理讼事的官署。
  • 20、1. 状纸上写的文字。如:包揽讼词。
  • 21、1.诉状﹐状词。
  • 22、1.控告﹑捉拿。
  • 23、1.为争地而诉讼。
  • 24、1.即讼牒。

诉讼的相关查询

诉讼的意思解释、诉讼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