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ài jǔ  ]
  • ㄅㄞˋ ㄐㄨˇ
  • MT IEG

败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败坏,沮丧。

引证解释

⒈  败坏,沮丧。

《明史·流贼传·李自成》:“官军死者四万餘人,失兵器輜重数十万, 传庭 奔 河 北,转趋 潼关,气败沮不復振。”

败沮(bai ju)同音词

  • 1、百举[bǎi jǔ ]

    1.见"百举"。

  • 2、白驹[bái jū ]

    1.白色骏马。比喻贤人﹑隐士。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2.《诗.小雅》篇名。 3.用作赠别贤士之辞。 4.比喻流逝的时间。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郄﹐忽然而已。"

  • 3、白剧[bái jù ]

    白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白族聚居区。曾名“吹吹腔”,源于明代弋阳腔,清乾隆年间已流行。20世纪50年代吸收白族大本曲曲调,改今称。兼用白语、汉语,唱腔分平腔、高腔、流水等。剧目有《望夫云》等。

  • 4、柏举[bǎi jǔ ]

    1.亦作"柏莒"。 2.古地名。春秋楚地。公元前506年,楚围蔡,吴救之,大败楚师于此。故址在今湖北麻城县境,具体所在说法不一:一说为麻城东北的柏子山与举水的合称;一说在举水入长江口以南的举洲;一说即麻城东南举水所出龟峰山。

  • 5、柏莒[bǎi jǔ ]

    1.见"柏举"。

  • 6、败局[bài jú ]

    1.失败的局势。

  • 7、败句[bài jù ]

    1.诗文中有疵病的句子。

  • 8、拜具[bài jù ]

    1.礼拜神佛的用具。 2.犹敬具。书信结尾的敬辞。用于署名之后。

败沮词语接龙

  • 1、1.破坏阻遏。
  • 2、1.阻隔。
  • 3、1.责难,阻挠。
  • 4、1.破坏瓦解。 2.阻格消除。
  • 5、1.恐吓。 2.气馁而惶恐。
  • 6、1.溃败。
  • 7、1.阻力。
  • 8、1.阻挠干扰。
  • 9、1.阻挠。
  • 10、1.阻止。
  • 11、1.犹龃龉。
  • 12、1.谓水淹之患。
  • 13、1.低洼泥泞。
  • 14、1.见"沮衄"。
  • 15、1.亦作"沮衂"。 2.谓受挫而沮丧。
  • 16、1.沮水与漆水的并称。亦指此两水之间的地区。
  • 17、1.丧气,情绪低落。
  • 18、1.诋毁抛弃。
  • 19、1.收敛。
  • 20、1.谓受挫而收敛。
  • 21、1.复姓。原为匈奴官名,后遂以为姓氏。晋有沮渠蒙逊。见《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 22、1.谓阻止恶行,勉励善事。
  • 23、1.阻挠。
  • 24、1.沮丧不安。

败沮的相关查询

败沮的意思解释、败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