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āo shāo  ]
  • ㄕㄠ ㄕㄠ
  • SIE SIE
  • AA式

梢梢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风声。

⒉  劲挺貌。

⒊  尾垂貌。

⒋  细貌。

引证解释

⒈  风声。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臺。”
唐 常建 《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⒉  劲挺貌。

《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吕向 注:“梢梢,树枝劲彊无叶之貌。”
唐 杜甫 《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⒊  尾垂貌。

唐 李贺 《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緑尾,银鸞睒光踏半臂。”

⒋  细貌。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钱仲联 集释:“梢梢者,细也。见《方言》。”
明 高启 《夏日与高廉游无量佛院还憩王隐君池上》诗:“悠悠去景得,梢梢来迹断。”

国语辞典

⒈  状声词。形容风声。

南朝宋·鲍照〈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台。」
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⒉  劲健的样子。

《文选·谢朓·詶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唐·杜甫〈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⒊  尾垂的样子。

唐·李贺〈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青臂。」

梢梢(shao shao)同音词

  • 1、稍稍[shāo shāo ]

    副词。①渐渐;逐渐:人众稍稍聚拢,但立刻即又散开。 ②稍微:稍稍坐一会儿就走。

  • 2、少少[shǎo shǎo ]

    1.不久。 2.很少。 3.稍微。

  • 3、哨哨[shào shào ]

    1.琐碎;纷杂。

梢梢词语接龙

  • 1、1.臂膀的代称。
  • 2、1.犹停泊。
  • 3、1.犹言细高挑儿。
  • 4、1.褡裢。
  • 5、1.制作碗碟盘等漆器的一道工序。
  • 6、1.指赌博的本钱。
  • 7、1.艄公。
  • 8、1.舵工。亦泛指船家。
  • 9、1.指水流自然冲激而成的沟。
  • 10、1.即越瓜。菜瓜的一种,可生食,亦可酱腌。
  • 11、1.堆放柴草的房间。
  • 12、1.谓跷向天空。
  • 13、1.水桶的提梁。
  • 14、1.灌木丛。
  • 15、1.指在驾辕牲口前面或两侧拉车的骡子。
  • 16、1. 拉套的马。也叫“梢子马”。
  • 17、1.临街的门。
  • 18、1.船妇。
  • 19、1.风扫残叶声。
  • 20、1.艄公。
  • 21、1.击毁。
  • 22、1.指树枝﹑芦荻之类的防汛护堤材料。
  • 23、1.风声。 2.劲挺貌。 3.尾垂貌。 4.细貌。
  • 24、1.捎书信。

梢梢的相关查询

梢梢的意思解释、梢梢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