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ìnɡ nán  ]
  • ㄐ一ㄥˋ ㄋㄢˊ
  • UGE CW (- n à n )

靖难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平定变乱:融(孔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

引证解释

⒈  平定变乱。

《后汉书·孔融传》:“融 负其高气,志在靖难。”
唐 陆贽 《论叙迁幸之由状》:“陛下急於靖难,累遣东征。”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 永乐爷 从 北平 起兵靖难,迁於 燕都,是为 北京。”
清 谭献 《明诗录序》:“靖难变起,士气摧伤,朝野之文,遽以衰息。”

国语辞典

⒈  安危定难,使国家的局势稳定。

《晋书·卷一〇〇·杜弢传》:「进宜为国思靖难之略,退与旧交措枉直之正,不亦绰然有余裕乎!」

⒉  明惠帝建文初,用齐泰、黄子澄谋,削诸藩权。帝季父燕王棣,以黄、齐为奸人,举兵反,号称为「靖难」。攻战三年,遂陷京师,自立为帝,史称明成祖。

靖难(jing nan)同音词

  • 1、靖难[jìnɡ nán ]

    1.平定变乱。

  • 2、獍难[jìnɡ nán ]

    1.谓因忘恩负义而遭受的惩罚。

  • 3、静难[jìnɡ nán ]

    1.平定变乱。

  • 4、荆南[jīnɡ nán ]

    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靖难词语接龙

  • 1、1.中医医书《难经》和《素问》的并称。
  • 2、1.不易解答的题目。 2.不易解决的问题。
  • 3、1.声音不悦耳。 2.语言粗俗刺耳。 3.名声不好听﹐不体面。
  • 4、1.佛教语。Nanda的音译。龙王名。传说为无耳能听之龙。
  • 5、1.不易做到﹔不好办。
  • 6、1.不易理解的义理。
  • 7、1.艰难与容易。 2.偏指艰难。 3.偏指容易。
  • 8、1.见"难荫"。
  • 9、1.一同蒙难的人。
  • 10、1.见"难于"。
  • 11、1.诘难。
  • 12、1.孕妇分娩困难。 2.比喻不易完成或难以实现。
  • 13、1.不能信任。
  • 14、1.没有味道的,没有香味的。如:抛掉难吃的食物。2.味道怪。如:这个奇怪的水果有一种难吃的味道。
  • 15、1.不能相遇。 2.难以承受﹔忍受不了。 3.犹戏耍。 4.犹使气﹐生气。
  • 16、副词。加强反问的语气:天难道会坍下来吗?|你能学好外语,难道我就不能?
  • 17、1.不易得到。 2.引申为可贵。 3.不容易。 4.犹多亏﹐承蒙。表示感谢之意。
  • 18、1.犹贤弟。
  • 19、1.问题难以解决之处。
  • 20、1. 难以弄明白。如:难懂的语言。
  • 21、1.见"难厄"。
  • 22、1.见"难厄"。
  • 23、1. 很难实施或很难解决。如:难搞的工作。
  • 24、①不能责怪:也难怪,他人还小嘛。 ②副词。怪不得:考试名列榜首,难怪他这样高兴。

靖难的相关查询

靖难的意思解释、靖难的拼音怎么读?